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发展现状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指为了对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长久保持其营养不流失,保证其不腐烂,而采用的一种低温环境下的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的物流链系统。1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广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南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三黄鸡、奶水牛、水产品等农产品。2012年水果产量1223.O万吨,蔬菜产量2246.4万吨,水产品产量303.5万吨,畜牧产品391.1万吨。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出口额等统计指标居全国前列。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量、需求量和进入流通领域量的不断增长,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广西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13%、8%,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8%、7%、4.2%。2.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完善冷链物流节点布局。通过设备更新和引进,冷藏、冷冻、冷运等冷链物流设施不断改善。截止2012年底,广西主要冷冻、气调库容量76万吨,其中,肉类加工企业冷冻库43万吨,水产冷库15万吨,蔬菜批发市场冷藏气调库18万吨。运营型冷藏车1900多辆,大部分大型商业超市及其连锁经营点配置了冷藏冷柜设施。3,冷链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冷链物流网络包括冷链物流线路和冷链物流结点。广西已形成的冷链物流线路包括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线路、“南菜北运”专线、沿海海运线路、空运线路等。经多年发展,广西形成的运领域冷链物流节点包括铁路货运站、专用线货站、货场、转运站、编组站等;公路货场、车站、转运站、枢纽;航空货运机场;商贸领域流通仓库、储备仓库、转运仓库、配送中心、分货中心等。广西农产品物流通道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的格局。一批肉类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商业终端的冷链物流和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不断壮大,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广西正在构建集仓储、配送、运输、加工、商贸、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海、陆、铁多式联运的冷链物流体系,4,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以南宁玉洞冷库、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海吉星冷链物流项目、北海保通冷冻食品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水产品、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生产企业,在原料获取、分割加工、储藏运输、终端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以南城百货、北京华联等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连锁企业,自建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为商业零售店(超市)进行生鲜农产品的统一配送;以田阳果香园冷库玉洞冷库、田阳县三雷冷库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建设气调库、冷藏保鲜库,推动了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迅速兴起。冷库建设正由传统冷库向现代化的钢结构单体拼装库快速转型,制冷工艺从高温、低温发展为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恒温、制冰等各种类型。运输车辆向高温、低温和常温“三层温”冷藏车发展,GPS定位、恒温控制运输和蔬菜真空预冷技术迅速推广。5.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作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配套的第一个专项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年6月颁布实施,开创了冷链物流发展的新局面。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在行政、财政、法规等方面制定行业标准,加大扶持力度。《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全社会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重要性认识,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视农业和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加快广西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必将为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提供强大持久的助推力。但是,广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广西的农产品资源大省(区)、消费大省(区)、输出大省(区)相比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大多数冷技术老化,设施陈旧,功能比较单一,利用率偏低。二是冷链物流组织方式落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缓慢。广西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区域化、链锁化、规模化的服务网络,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三是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偏低。生鲜农产品公路运输的冷藏运输量偏低,区内80%左右生鲜农产品仍处在常温下流通,腐损率达25%以上;冷藏运输率只有10%左右,在冷链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存在“断链”现象。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