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抓住课文的切入点,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听付利萍执教的《识字3》有感阅读(2)评论(0)发布:张丽华分类:教学随笔发布时间:2018-03-2022:32:54今天,根据学校的组织,听了我校一年级付老师执教的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3》一课,听完后感受颇多:一、围绕教研主题开展教学本次的教研主题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在付老师这节课上,让我看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研主题。在开课伊始,付老师没有急于进行课程的学习,而是组织学生摆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端正坐姿,期间,她还曾轻轻地走到一个同学的身边,帮助孩子扶正了身板,虽说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其实已经渗透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其次在整堂课中,为了避免过头或不到位的德育渗透的弊端,她设计别具匠心,如在揭示课题时,教师书写了“小”和“蛙”,悄悄地将“青”藏了起来,给学生留下悬念,此时,她说:”“孩子们,别急,这个‘青’呀,好有意思,他要出来,得问问孩子们喜欢他吗?说对了他才出来呢。”这一话,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几乎班内的孩子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就在这时,她进行了本节课的第二次德育教育,可以说这时水到渠成的。接下来,我们在课堂上还看到,在句子的学习中,在识字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渗透着德育教育这样的主题。二、找准切入点,让德育教育水到渠成1.在识字中渗透中华文化美的教育首先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片段: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请、情、清、晴、睛”这几个字宝宝与我们今天课题中的“青”有啥关系呢?生:这些字都是给“青”这个字加了偏旁。师:真好,孩子们,你们真的是火眼金睛啊!……师:我们来看“请”与旁边的那一幅图相连呢?生:与右边的第二幅图相连。师:对,你真会观察,一下子就找对了。(教师将图片移动到汉字边)师:你们再来看,老师写的这个“请”与大家看到的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对,虽然他们写的不一样,但这些都是“请”,孩子们漂亮不?生:漂亮师:这就是我们汉字的魅力,瞧,他们虽写法不一样,但都透露着汉字的“美”。评析:课堂上,教师就是从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处,对孩子进行了审美教育的渗透,让他们从小在内心深处就留下这样一种感觉“中国的汉字好美啊!”究竟没在哪里,这节课付老师没有再往深里挖,而这恰恰就体现了适度。如果课堂上,老师再往前迈一步,虽说能把汉字的美说清楚,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是无法接受的,到此为止,真的是恰到好处。2.在语言的学习中感悟母爱的伟大在付老师的这节课里,她在组织学生学习“保护”和“生病”两个词语时,出示了这样的一个句子。“小青蛙保护着庄稼,不让他们生病。”课堂上,首先是让孩子们读这样的句子,之后,教师有出示了对应的两幅图画。(一幅是汶川地震一位母亲保护孩子的,另一幅是一位妈妈在照顾着生病的孩子)孩子们就借助着这两幅图,认识并理解了“保护”和“生病”两个词,在此基础上,付老师又一次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了“母爱”的情感教育。3.在书写中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这节课的课题,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写字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上要重视书写指导,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在付老师的这节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的教学:教师在黑板上指导范写了“青”这个字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描红和临帖,教师用坐姿歌来提醒孩子们写字姿势,尽管如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时有孩子就忘了自己的坐姿,这时,付老师总会走到他们的身边,一个轻轻的动作,一句暖暖的话语,无不在进行着坐姿的训练,当学生写完后,在展示学生的写字时,通过指导性的评价,告诉孩子在书写时的不完美之处,再一次组织学生二次临帖,虽说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重复,正是付老师有效落实书写指导,培养学生主动纠错的习惯。三、教学反思反思我们往常的课堂,时不时地出现着不到位或者过头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吃透教材,依标据生来设计课程,让我们的语文真正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