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41/NUMPAGES41最新建设工程合同担保协议书(14篇)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建设工程合同担保协议书篇一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建质[20__]7号和建设厅、财政厅建管[20__]46号文件精神,为加强_____________市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落实工程在质量缺陷责任期的维修保养责任。经三方协商,甲方委托乙方为丙方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设立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专户。为明确三方责任和义务,由三方共同签署“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协议”如下:1.甲方委托乙方为丙方开设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专户,丙方按施工合同中保证金约定条款将“质量保证金”,存入乙方,乙方为建设项目设立“质量保证金”专户,并在交款通知单回执上签章。2.丙方交存的“质量保证金”只能用于工程维修及工程缺陷责任期满后返还工程承包单位,不得挪作他用。3.建设工程出现质量缺陷问题,如原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履行维修职责,甲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的,实际发生的费用可以从“质量保证金”中支付,乙方接到甲方书面通知后方可向维修单位支付维修金。4.工程达到缺陷期满,并确定该工程有关保修项目确实不存在质量缺陷,丙方在承包单位提出的“质量保证金”返还申请上签署同意意见,提交甲方一份。乙方必须接到甲方出具“质量保证金”返还书面通知,才可将“质量保证金”拨付工程承包单位。5.乙方未接到甲方出具“质量保证金”返还或支付工程维修金书面通知,擅自返还或挪用“质量保证金”的,乙方负责由此引起的所有法律责任。6.本协议未竟事宜,按_____________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办理。7.本协议一式3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经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方: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日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丙方: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附件: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开户通知书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建质[20__]7号和建设厅、财政厅建管[20__]46号文件精神,_____________建设的_____________项目在你行设立“保证金”专户,“保证金”的使用必须经我站出具书面通知方可使用。应交存_____________元“保证金”。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专户帐号:_________________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日11111建设工程合同担保协议书篇二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在工程建设中防止各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促进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国家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工程承发包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及________________关于《________________》,特订立如下协议:一、甲乙双方应当共同自觉遵守国家和_________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关于建设工程承发包的各项规定。二、甲方及其工作人员应做到甲方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乙方索要赞助和收受回扣等好处费。甲方工作人员应当保持与乙方的正常业务交往,不得接受乙方的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不得向乙方索要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家电及高档办公用品,不得在乙方报销任何应由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甲方工作人员不得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高消费的娱乐活动。甲方工作人员不得要求或者接受乙方为其住房装修、婚丧嫁娶、家属和子女的工作安排,以及出国出境提供方便。甲方工作人员不得以考察、参观等名义参加乙方安排的国内外旅游活动。甲方工作人员不得向乙方介绍家属或亲友从事与甲方工程有关的材料设备供应、工程分包等经济活动。三、乙方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乙方应当通过正常途径开展相对业务工作,不得为获取某些不正当利益而向甲方工作人员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等。乙方工作人员不得为谋取私利擅自与甲方工作人员就工程承包、工程费用、材料设备供应、工程量变动、工程验收、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等进行私下商谈或者达成默契。乙方不得以洽谈业务、签订经济合同等为借口,邀请甲方工作人员外出旅游或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