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33页共NUMPAGES33页第PAGE\*MERGEFORMAT3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3页概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张玉磊11.1概述1.2多媒体的概念与含义11.3多媒体产生的技术背景41.3.1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成熟41.3.2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51.3.3大容量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5郑嘉林1.4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类型及相关业务61.4.1独立商亭式系统6赵诗雨1.4.2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7安斯博1.4.3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9蔡倩1.4.4多媒体即时通信13陈广亮1.4.5点播电视(VOD)14陈瀚霖1.5三网融合及相应的业务181.5.1网络的融合181.5.2多重服务与业务融合20程铭第2章视觉特性和彩色电视信号222.1人的视觉特性222.1.1图像对比度与视觉的对比度灵敏度特性22.1.2空间频率与视觉的空间频率响应23戴君辉2.1.3视觉的时间域响应252.1.4彩色的计量和彩色视觉26董超2.2彩色电视信号282.2.1扫描——空间频率到时间频率的转换282.2.2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282.2.3电视信号的带宽·292.2.4彩色空间的处理302.2.5全彩色电视信号·31冯锁2.3彩色电视信号的数字化332.3.1分量电视信号的数字化332.3.2复合电视信号的数字化35付大路第3章数据压缩的基本技术3.1概述3.2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3.2.1离散信源的信息熵3.2.2信源的概率分布与熵的关系3.2.3信源的相关性与序列熵的关系高鹏3.3信息率一失真理论3.3.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3.3.2信息率一失真函数3.3.3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顾大龙3.4取样频率的转换3。4.1下取样3,4.2上取样3.4.3分数比率转换韩天野3.5预测编码3.5.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3.5.2序列图像中运动矢量的估值3.5。3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姜爱春3.6正交变换编码3.6.1最佳线性正交变换3.6.2离散余弦变换姜婉茹3.7子带编码3.7.1子带编码的工作原理3.7.2正交镜像滤波器组3.7.3时域混叠消除姜雪薇3.8小波变换编码3.8.1多尺度分析3.8.2二进小波变换3.8.3变换系数的排序和编码姜云峰3.9量化3.9.1均匀量化器3.9.2最小均方误差量化器3.9.3最小熵量化器李德阳3.9.4自适应量化3.9.5PCM预测误差的量化3,9.6DCT系数的量化3.9.7子带信号的量化李吉召3.10熵编码3.10.1熵编码的基本概念3.10.2霍夫曼编码·3.10.3算术编码3.11压缩编码算法性能的评价李晓明第4章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4.1基于帧的视频编码4.1.1典型的编码器与解码器4.1.2视频序列的编码李智超4.1.3帧内预测编码4.1.4帧间预测编码的优化齐聪4.1.5基于率一失真优化的编码模式选择4.1.6低计算复杂度的变换编码与量化荣书博4.2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4.2.1编码器与解码器结构4.2.2任意形状VOP的预测编码4.2.3任意形状VOP的纹理编码朱虹4.2.4形状编码4.2.5视频对象序列的编码商忠帅4.3恒定速率编码器的速率控制4.3.1高码率应用的速率控制(TM5)4.3.2速率控制中的率一失真模型4.3.3低延时应用的速率控制(TMN8)邵京京4.3.4基于率一失真优化的速率控制(JVT-G012)4.3.5视频缓存证实器唐誉芪4.4变速率视频编码王佳4.5图像和视频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4.5.1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JPEG20004.5.2视听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14.5.3数字声像存储压缩编码标准MPEC,-14.5.4通用视频及伴音压缩编码标准MPEC~2(H.262)王珺4.5.5低比特率视听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34.5.6通用音视频对象压缩编码标准MPEG-44.5.7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4.5.8视频压缩编码的国家标准AVS王立宇第5章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5.1概述5.2人的听觉特性5.2.1响度级和响度5.2.2听觉灵敏度5.2.3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