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度量》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角的度量》教案1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认识了角及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教学的。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点较大的一个知识点。上节课学生第一次认识量角器,第一次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还不是特别熟练,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角的度量,为后面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测量指定角的度数。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三、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熟练的测量角的度数。教学难点:1、测量不同方位角,量角器的正确摆放;2、量角时正确选择内外圈刻度,找准度数。四、教具准备:教师用的量角器、课件学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画图铅笔、尺子五、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六、预设教学过程:(一)复习:交流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师课件动画演示,重现巩固方法。板书:两重一看(设计意图:第一节课学生练习量不够,量角方法没有得到巩固,知识回生快,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可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为本堂课的练习打下基础。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人的遗忘规律。)(二)基本练习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各个角的度,完成P20第4题。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想想说说:这个角是多少度?怎么看的度数?让不同意见学生发表意见。明确量角时把与0刻度线重合的边作为始边,始边对的0刻度在内圈,另一条边就看内圈刻度,始边对的0刻度在外圈,另一条边就看外圈刻度。学生说出另两幅图上角的度数。(设计意图:本题练习主要是解决量角时读准另一条边的度数。学生交流不同的读法,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巩固方法。)2、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完成P20第5题。先照着图中量角器的摆法量出不同方向的角的度数,初步感知调整量角器量角。再调整量角器,将0刻度线对另一条边量出角的度数,进一步训练灵活使用量角器量角。(设计意图:调整量角器、合理摆放量角器量角,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安排学生将角的两条边分别作为始边,重合0刻度线去量角,巩固了方法,同时真正训练了量角的灵活性。)3、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完成P20第6题,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量出各角的度数。(设计意图:辨析可以使正确的'方法更加巩固。)4、出示图片,找一找图中的角,量一量。完成P20第7题。用竞赛形式完成量角后交流结果。(设计意图:竞赛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节约练习时间。)(三)拓展练习1、出示边比较短的两个角,量出度数。学生尝试量角,可以合作。交流明确:角的边不够量角器上刻度时,因为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可以将边先延长后再量。(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允许学生合作,契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2、量出下面每个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说说有什么发现?完成P21第8题。分工合作,量出四个多边形中每个角的度数。讨论:有什么发现?(正多边形的每个角度数都相等。……)(设计意图:本题要量的角较多,分工量出不同多边形的角,为后面的交流,发现规律节省了时间。)3、探讨:经过纸上的2个点,3个点,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出几条直线?先画一画,数一数,填一填。点数23456……直线数引导得出规律:N个点,可以最多画N×(N-1)÷2条直线。(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隐含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4、阅读你知道吗?介绍放风筝比赛规则,明白其中的道理。(设计意图:数学生活化,做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四)课堂评价小组内互相交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存在的困难。七、板书设计:角的度量练习两重一看量角器灵活摆放角的边适当延长《角的度量》教案2一、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