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实验设计 / 文档详情
谈对比实验的设计.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对比实验的设计.doc

谈对比实验的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对比实验的设计浙江省浦江中学(322200)李清波对比是一种为了突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将相近相关的事物或现象发在一起,对照着进行观察,通过辩异同获同中求异的比较,使事情的性质、状态或特征更鲜明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实验由于操作简单,直观性好和探索性强的特点,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比实验就是将“对比”和“实验”这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进行对比,或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试验,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无疑起到特殊的作用。对比实验的设计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一个理想的对比实验,要做到科学性、新颖性、简洁性的统一,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有时还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做一些贡献。下面就不同情况下各种对比实验的应用和对比实验的设计问题作一些归纳:直接对比直接对比就是将两个实验同时做,可以是相同条件,也可以是不同条件下的对比。适合比较反应的快慢和生成物的多少等问题。其特点是试验设计容易,趣味性强、直观性好,感性的东西多,理性的东西少。如《化学反应速率》一节中,用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来研究浓度、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就可以对不同浓度或不同温度下的两组反应物由两个同学同时实验、直接进行对比。又如比较钠镁的金属性强弱,可直接通过与氺反应进行比较再如在学习《盐类水解》一节中水解知识的应用时,肯定提到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向学生强调容器内装药剂之一是硫酸铝溶液,另一种则是碳酸氢钠溶液,而不是碳酸钠溶液。为了说明问题和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可以先通过下面所设计的对比实验来演示:图1的实验装置中,试管内各装硫酸铝溶液,气球中分别装适量碳酸氢钠、碳酸钠两溶液,将气球内溶液倒入试管后,可以清楚地发现:前者产生气体快且多,气球鼓的很大,而后者产生气体慢且少,气球仍较瘪。两者的对比非常直观、清晰。巧设“参照物”,创造对比平台当两个对象无法进行直接对比时,巧妙地引入“第三者”作”参照物“,创造一个可对比的平台,使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的对比在“等效平衡”一类问题的解决中经常用到。如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A、C两密闭容器(见图2)中分别通入1molHI和2molHI,反应平衡后,HI的体积含量大小怎样?这个问题的解决,如果引入一个“第三者”B,不难看出:A=B,而由B到C是增大压力,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加压平衡不移动,所以不难推出:A=B=C。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这种类似的对比,课本或资料中出现的较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引导学生去设计,尤其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例如:碳酸氢钠、碳酸钠两溶液均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且前者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比后者快,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和两离子谁与更易反应呢?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往往容易被产生气体的快慢所迷惑,回答成更易反应。而用实验的方法又无法直接对比,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下面的“过滤态”来完成对比。在图3的三烧杯中装的是甲:20mL1mol/L碳酸氢钠、乙:20mL1mol/L碳酸钠、丙:10mL2mol/L的碳酸氢钠和10mL2mol/L碳酸钠的混合物。然后各加入2mL1mol/L盐酸,甲中产生气泡多,乙中产生气泡少,而丙的现象与乙相似。从丙的实验现象中我们不难推出与更易反应的是而不是离子。三、“声东击西”法对比这种方法其实还属于直接对比,只不过与一般的直接对比所不同的是,它故意创设一个相同的对比环境,使得对比更鲜明、强烈,是一种实验加推理的方法,不但说服力强,而且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例如教材中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利用图4的实验装置来给红磷直接加热,反而是白磷先燃烧,说明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这种方法对比强烈,有理有据,实在是难能可贵。同样,我们可以借助上述设计理念,应用“套管实验”地方法,完成碳酸氢钠、碳酸钠两物质的热稳定性及分解产物的研究(见图5)。大试管内装无水碳酸钠,套管内装无水碳酸氢钠,两烧杯内装澄清石灰水。对图5的装置加热后,烧杯1和烧杯2的石灰水中都有气泡产生,但前者无沉淀产生,而后者有沉淀产生。说明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所看到的气泡是空气热膨胀造成的,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却容易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简单明了,有理有据,事半功倍。先后对比这里的“先后”一语双关,既指两种物质,又指两个实验。对比的两个对象同时出现,固然有其优点,但有时为了突出两对象的不同和性质的差异,将实验先后出现,学生可能会更加心悦诚服。如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比较,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设计成如下的实验:它的特点是硝酸从浓到稀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氧化性强弱也明明白白。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谈对比实验的设计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