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水资源规划组会议讲话各位专家:今年3月,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4月初,我部会同国家计委在浙江召开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部署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5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审查会。为加强规划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6月中旬,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牵头成立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家计委刘江副主任任组长,领导小组的成员有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经贸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9个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负责规划的具体组织和业务工作。在刘江副主任主持召开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研究决定在领导小组下成立专家组,对规划编制进行技术指导。今天召开专家组第一次会议,宣布成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并对规划技术大纲进行审议。借此机会,我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一下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有关情况。一、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十分必要和紧迫1、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贯彻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和资源战略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党中央、国务院把水资源摆在如此高的战略地位,那么如何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管理好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资源配置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协调和谐关系,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方案和措施,为实现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学的诸多原理,依靠大自然的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水资源是生态系统平衡中最重要、最难以替代的部分,没有水资源系统的平衡和循环,就没有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根本谈不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抓紧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基础条件。2、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新形势以及水资源条件变化的需要管理好水资源这种国家的战略资源,首先要把家底摸清楚。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距今已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国水资源状况,无论是水文系列,还是下垫面情况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对水资源的认识和水资源的管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成果已不能反映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对水资源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新的评价。二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都需要以水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都要求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三是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社会对水环境越来越关注,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沙尘暴频发、水污染加剧和干旱缺水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最近美国作家布郎先生写的《生态经济》一书中,列举了近50年来世界环境发生的诸多变化,如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江河断流、森林砍伐、草场过牧、地下水下降、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现象,指出如再不改变人类的经济观念,仍然以市场为导向,无止境地追求最大经济利益,那么人类就终将逐渐走向衰败。书中提倡应从原来的以经济为导向转变成以生态为导向,按照生态学的诸多原理,重新调整经济结构,重新审视经济观点,重新研究经济对策。书中列举了50年代世界粮食紧张的例子,当时各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政策,在投入、科技、粮食价格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加大粮食的生产,使得世界粮食产量50年内增长了一倍。而当前水资源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急需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等手段,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努力解决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当中的诸多问题。要回答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工作的指导。四是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节约优先,保护为本,发展节水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