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阔的疆域》说课稿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说地理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本节教材的内容有:1、优越的位置;2、国土辽阔;3、34个省级行政区。课时安排3课时;“优越的位置”为1课时;“国土辽阔”、“34个省级行者区”为2课时。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学会应用地球仪说明我过的地理位置,并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学会收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2.了解香港、澳门、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二、说教学方法1、在地球仪上找出我国的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3、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三、说学生学法1、学生分组讨论我国的位置,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让学生更形象的记住我国的位置。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3、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四、说教学程序1、情景创设,导入新课。复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使学生更好的准确的了解我国的在世界上的位置。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找出我国所在的具体位置,分析我国的优越性。使同学们认真分析和总结。让同学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中国地理的学习中。3、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完善整体的分析思路。老师和同学合作,不断的深入学习。对中国的辽阔的疆域的知识有完整的体系,学习一种方法分析不同的问题。【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复习式导入):上学期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况。(拿出地球仪)复习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引出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设计意图):复习地球仪的知识,通过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更好的描述中国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做铺垫。【讲授新课】大家看地球仪上,观察中国的具体位置,回答下面的问题: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3.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是什么?4.指出五带是怎样划分的?学生回答:教师讲解:1.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3.高纬度:60°N(S)—90°N(S)中纬度:30°N(S)—60°N(S)低纬度:30°N—0°—30°S(活动)分析我国的位置,从海陆和纬度两个方面。现在我们分两个组,一个组分析海陆位置,找出我国相临的大洋和我国所在的大洲。另外一个分析纬度位置,找出中国所在的半球,所处的温度带。那么我提示一下高、中、低纬的划分和五带划分。主要观察中国所跨的经度和纬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融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