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9卷第3期江苏林业科技V01.29No.32OO2年6月JoumalofJiangsuForestryScience&T~mologyJun.2OO2文章编号:1001—7380(2002)03—0034—04概述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历史与现状祝志勇(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502)摘要:概述了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形成背景、特点、经营类型,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效益和评价方法。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历史背景;现状;类型中图分类号:$792文献标识码:A农林复合经营(Agroforestry)是20世纪70年代业生态学的新领域。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一种土地利用系统和工复合农林业的出现,表明在当代大农业生产的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采用时空排列发展中,人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林业生产的作用和法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1年生作物或牧草等组合在意义。人类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必须发挥林业的多同一土地经营单位,构成一个生产多产品,充分利用种功能和效益。林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平产生的作用和效益,促进了农、牧、渔、副等其他农业衡的高效能复合生态系统。1978年国际农林系统部门的存在与发展。历史和现实教育了人类,遵循委员会(IcRAF)成立之后,促进了全球性农林复合自然规律,发挥森林作用,维系亿万年来形成的自然经营研究的开展。系统,人类自身才有可能生存下来,才会有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在农林2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形成的背景复合经营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生产经验。从20世纪80年代始,曾先后派出科技人员赴亚洲、非洲农林复合经营的思想和实践在许多国家自古就的国际研究中心考察和学习。同时在理论研究和生有。从农业社会形成之初到现代农业兴起的漫长时产实践上也作了大量的工作-1j。本文试图通过对农间里,世界各地,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与其林复合经营概念的理解,概述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相融的农、林、牧混合经营方式。特点、类型和效益等。在我国,多层次种植技术已有2000a以上之历史,林木与农作物间作在原始农业时期已有萌芽,如1复合农林业的概念北魏《齐民要术》对林农间作的目的性和种植技术作复合农林业是农业和林业的英语复合词。从译了详细阐述:“二豆良美,润泽益桑”;又如,《种桂》名到定义都有多种提法,如农用林业、农区林业、农(公元15731620年)中提到:“桂树初种一、二年,地林业和混农林业等【。树身矮小,萌芽甚嫩,每行空地,宜种杂物,如木番“复合农林业”不是农业和林业的简单相加,它槠、山芋、山姜等”;在《农政全书》(公元1639年)则的实质是在考虑森林的作用和效益的基础上,发挥有更多的叙述,例如在杉木林内“则夏种粟、冬种麦,林、农二者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承的作用,以至成为一可当耕锄”等-3J。种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新意的产业结构。这在系统工业化带来了现代农业,推广大面积单一作物学理论上将会出现增益作用,产生增益效益,即是1结构模式,并投人大量的人工合成物质和无机能。+1>2的效果。因此,复合农林业是在人类社会经现代农业在单位面积上获得了很高的经济产量,奠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农林业学科——农定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但在局部地区带来了地收稿日期:2002-03—29作者简介:祝志勇(1968一),男,浙江淳安人,讲师,大学本科毕业,主要从事生态学教学工作。第3期祝志勇:概述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历史与现状35力下降,造成环境污染、表土流失等。在这种情况(2)水网地区。①林渔农复合型:这是在河湖水下,混农林业这一农林经营的古老方式在20世纪7O网地带发展起来的一种开发方式。如江苏里下河地年代后期重新得到农林学术界的重视,并赋予了新区在待开发的湖滩地上开沟作垛,垛面栽树,林下间的涵义。作农作物,沟内养鱼和种植水生作物,形成了特殊的立体开发形式;②林渔复合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3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特点类似于“林渔农”复合型的开发方式,二是在正规鱼根据ICRAF等拟出的农林复合经营的定义和池四周的堤岸上布置林带,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要点,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农林复合经营至少林农复合型:目前在水网地区有两大类,一是在地下表现出“六多”的特点:即多用途的树木种类、多种生水位较高的地区,采用类似于林渔复合型的设计方物类型的结合、多种生物产品的生产、多年生系统的法,二是在地下水位较深的地区,不必设置水网系循环周期、多组分多结构多功能的系统关系、多部门统,直接进行整地、造林及间种作物。④林渔牧复合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向的经济系统关系。型: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