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灵台县创建防震减灾科普性示范学校验收资料汇总按照灵台县创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量化考核暂行标准,对申报的示范学校进行验收,现将验收所需资料汇总整理,仅供参考。防震减灾文件及资料类1、组织领导(1)学校领导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文件。(2)配有专(兼)职辅导教师负责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工作的资料。(3)编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计划或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4)保障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2、教学计划(1)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学不少于2课时。(2)在地震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避震疏散线路图。(3)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3、科普活动(1)学校平时能通过组织科普讲座、观看录像片、主题班会演讲、小品、手抄报、黑板报、书画、网页制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2)学校每年重点利用“3.1”《防震减灾法》实施日、5.12汶川大地震、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0月国际减灾日等举办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活动不少于2次。(3)举办和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夏令营、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大型科普活动,保证在校学生参与率累计不低于90%。(4)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5)有组织开展模拟地震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二、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及应急避难场所1、学校建有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可充分利用校内科技活动馆、报告厅等资源,其室内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2、室外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橱窗栏不少于10米(可综合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定期更换内容每学期不少于2次。3、学校备有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或科普资料,在图书馆、科技活动馆、声像室等配备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光盘等。4、建立校区地震应急避险场所,明确避险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5、设置醒目的避险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教职工及学生快速找到避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