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学案苏州星海实验中学罗天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李白到杜甫,从山水田园到边塞诗歌,诗人们或吟咏今古,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可谓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精彩纷呈。阅读古典诗词,赏析中华文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卷,古典诗词鉴赏考查方兴未艾。如何揭开古典诗词的神秘面纱,准确抵达古典诗词的美学殿堂,成为诗词鉴赏的应试高手,笔者结合了近两年各地大量中考题,锁定常见考点,提出应对策略,进行实战训练,希望能给中考学子提供有益的帮助。一、把握诗词内容中考对于诗词内容的考查,一般涉及时令、背景、人物、事件、特点等基本要素。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反复阅读诗句,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诗词大意。与此同时,不要忽视诗词题目、小序和注释中提示的内容或隐含的信息。常见题型包括:1、时令把握。比如09年江苏扬州考题,阅读两首写春的诗歌,判断不同的时段。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显而易见,这两首诗虽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考生只要抓住两首诗中描写春景的关键词语,如“浅草”与“落花”,就可以轻松地得出判断,白居易写的是早春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晚春时的景物。再如,09年江西考题: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下列可作为这首诗标题的一项是()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这里重点分析诗歌的第一二句,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就会过去,因此姹紫嫣红竞相开放,由此判断这是晚春时节的景象。至于诗歌三四两句写到的“漫天飞雪”不过是杨花的喻体而已,可以毫不犹豫地排除干扰。2、画面描绘。比如09年湖北恩施的考题: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09年河南考题: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画面描绘重在考查学生在对诗歌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适当地运用修辞,准确而生动地把握诗歌描绘的画面形象。考生面对这类题型,关键是要从诗句中敏锐地找出中心事物,抓住中心事物进行描绘。比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句,就要抓住“方塘”“天光”“云影”,突出水之清澈,突出蓝天白云倒映水中,悠悠而过的情景;比如“千骑卷平冈”,就要抓住“千骑”,写出狩猎随从之多,气势恢宏的场面。3、特点归纳。比如09湖南娄底考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08山东济宁考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归纳景物特点,这是中考中常见题型之一。考生应抓住写景句认真揣摩,品读关键字词,尤其注重对动词和形容词的品味,比如“丁丁漏水夜何长”一句,可抓住“丁丁”体会夜之清冷,抓住“何长”体会夜之漫长难熬,从而感受到秋夜的凄清悲凉的特点。“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则要在体会句子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生活体验,概括出早春草色那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二、解读思想情感诗言志,诗缘情。解读思想感情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题型。考生应当熟练掌握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比如忧国伤时的感情,或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或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或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比如建功报国的感情,或是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是保家卫国的决心,或是壮志难酬的悲叹;比如思乡怀人的感情,或在颠沛流离的旅途,或是在战火纷飞的边关,或是在清冷寂寞的闺中。还有诸如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淡泊,昔胜今衰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等。在中考中,着重考查的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典型的积极的情感。比如08年四川乐山考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比如09年湖南衡阳考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