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4-专题二第二节中国古代的艺术课标内容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1)政治:国家的长期统一、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的发展。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了解一下)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称为“文字图画”。1、含义与特点;(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2)特点: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1)甲骨文一一篆书一一草书—楷书—。(2)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拓展:其演变规律?——3、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篆书——创始于秦代。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时。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草书——起源于,成熟于东晋。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秦代——李斯;东晋——王羲之;唐代——欧阳询、、、怀素、张旭;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思考: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2)自觉阶段:(魏晋以后)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二)画中有诗;“中国画”,或称“国画”,是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1、起源(1)石器时代:在陶器上绘制的图形、刻画在岩壁上、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2)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保留有许多绘画的遗存。(3):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2、分类:(1)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2)表现技法:有与的区别。3、成就:山水画:(1)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2)艺术特点:①内容上:以为主要的描绘内容。②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③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1)地位:文人画是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2)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三)金声玉振:1、上古先秦时期的音乐;自黄帝时代至周代,诗、舞、乐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2、汉、唐时期的音乐;(1)秦汉:设立机构,广泛搜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族的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形式有“相和歌”、“清商三调”。(2)东晋南国“清商乐”。清婉、细腻、柔美(3)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3、明、清时期的音乐;1)戏曲音乐繁荣;2)器乐艺术发达,形成了古琴、琵琶、筝、三弦、唢呐、笛、箫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3)产生出一大批名曲,诸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思考: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1)上古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2)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3)宋、元、明、清时期,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四)宫廷舞和民间舞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产生:夏商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发展:周代制定;汉代设立乐府。鼎盛:隋唐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官办乐舞机构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培养专业乐舞艺人。衰落:明清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青海出土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2)南北朝:甘肃敦煌石窟壁画记录了的风韵神采,展现了胡舞的风范。(3)宋代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民间舞队十分活跃(五)戏曲:戏曲的演变历程1、渊源:(1)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2)隋代的四方散乐(3)唐代的杂技歌舞2、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代: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