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五自然资源和灾害防治(命题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资源的数量特征、分布特征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影响十分明显;同时近年来世界上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自然资源和灾害防治”内容也就成了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之处。(自主复习提纲)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自然灾害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特点类型分布开发利用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关联性关联性(重难点精讲)(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物,它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地理事件,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应该说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相互关联的,自然资源的异常变化会引起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五类。自然灾害在发生的同时,也带来—定的资源和作用。(二)自然资源1.气候资源:概念: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具有普遍存在性、数值性、变率性等特征。性质、利用内容:可再生资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光、热、水、风等。影响因素:纬度(太阳高度角)、日照时数、天气状况。气候资源光照我国分布:南北差异小,但西部优于东部。最高区—青藏高原最低区—四川盆地。世界分布:各大陆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尤其撒哈拉沙漠地区)较高。热量表示方法:气温、积温、无霜期。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热量带: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熟制。水分衡量指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全球分布:赤道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内部少,温带多,极地少(二多二少)。我国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决定着该地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建筑:日照与街道方位应成30°~60°夹角。风与城市规划:不同区域内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的布局应考虑风向。交通:海陆空交通建设应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其他:旅游、医疗、商业等。2.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煤、硫、磷)近岸带(砂、贝壳)及海盆(锰结核)。分布:沿大陆架海域,即从海岸线延伸到水面以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浅海部分。渔场的形成和分布渔业形成: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经过(世界四大渔场、舟山渔场)。资源分布:渔业国分布在温带沿海地区。世界渔业生产活动影响因素:社会需求-市场大小;渔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投入。代表国家:中国、日本等。3.陆地资源特点:可再生资源,但不可替代。组成:海洋水(地球水主体)、陆地水(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大气水(数量最少)。利用:类型-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淡水总量的0.3%)。方式-发电、灌溉、航运、养殖、工业及生活用水、航运。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水资源世界水资源分布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我国水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污染、浪费严重。水能资源特点=1\*GB3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2\*GB3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存在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西北内陆、华北地区)解决途径: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调整水价)、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铁: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七国占世界总储量的90%。矿产资源煤: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国、美国、俄罗斯储量较大。石油:主要产油国家-中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尼、墨西哥、英国等。我国主要矿产:煤矿、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略)我国矿产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乱采滥挖、破坏严重、浪费严重。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效益。对策做好矿区的环保工作。研究利用新材料、新能源。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世界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