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八波形产生及单稳态触发器陈娟1007010090杨茂1007010085一、实验目的1、熟悉多谢振荡器的电路特点及振荡频率估算方法。2、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使用。二、实验仪器及材料双踪示波器;元器件:74LS00二输入端与非门1片CD4069六反相器1片74LS04六反相器1片电位器10KΩ1片三、实验内容1、多谐振荡器图8.1(1)由CMOS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取值一般满足R1=(2-10)R2,周期T=2.2R2C,在学习机上按图接好,并测试频率范围。若C不变,要想输出1KHZ频率波形,计算R2的值并验证,分析误差。理论计算:振荡周期为:T=T1+T2≈2.2RC,当C=0.1Uf,f=1KHz时,经计算R2=4545Ω。实验值:R2=4550Ω误差较小,相差不大。误差分析:接入的线路带有干扰,器件本身也带有误差,人员的操作误差等。若要实现10KHZ-100KHZ频率范围,选用上述电路并自行设计参数,接线实验并测试。要实现10KHZ~100KHZ频率范围,还要保证R1=(2~10)R2,这就需要同时改变参数R1、R2的值,经计算可以改参数为:R2=600欧左右,R1=只要满足R1=(2~10)R2就行了,只要滑动变阻器改变R2值,就可以得到10KHZ~100KHZ频率范围的波形。(2)由TTL门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按图接线,用示波器测量频率变化范围。观测A、B、V0各点波形并记录。图8.2当R2大约为110Ω时,实验输出波形的周期T=226.663ms,经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符;当R2大约为20.9KΩ时,实验输出波形的周期T=11.168ms,经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符所以该多谐振荡器可以产生频率在(4Hz——1KHz)的波形实验所得波形(A、B、V0)如下:2.单稳态触发器(1)用一片74LS00接成如上图8.3所示电路,输入脉冲用上面实验中由CMOS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所产生的脉冲。(2)选三个频率(易于观察)记录A、B、C各点波形。(3)若要改变输出波形宽度(例如增加)应如何改变电路参数?用实验验证。图8.3选择合适的频率,实验波形如下:当R=80Ω,C=0.01uf时,波形如下:(C、C、A、B)当R=20Ω,C=0.01uf时,波形如下:(C、B、A、A)当R=20Ω,C=0.05uf时,波形如下:(B、C、A)比较上面不同参数下的波形:由波形可以知道,当脉冲A到来时,输入C跳到低电平,即1是暂态,0是暂稳态,、比较当电容C的值不变,当R的值由80变为20时,Tw的值明显的值变小了;、比较,当电阻不变,电容的值变大时,Tw的值也变大,这表明了Tw的值与R、C的值乘正比的,与理论的Tw=0.69RC计算式一致。比较、、中B的波形还可以知道电容的充电时间也与R、C的值由关。四、实验总结:(1)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一般用于定时(产生一定宽度的矩形波)、整形(把不规则的波形转换成宽度、幅度都相等的波形)以及延时(把输入信号延迟一定时间后输出)等。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下列特点:EQ\o\ac(○,1)电路有一个稳态和一个暂稳态。EQ\o\ac(○,2)在外来触发脉冲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EQ\o\ac(○,3)暂稳态是一个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会自动返回到稳态。暂稳态的持续时间与触发脉冲无关,仅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2)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下面三个阶段来分析:①、触发翻转阶段:输入负脉冲Vi到来时,下降沿经RiCi微分环节在Vi'端产生下跳负向尖脉冲,其值低于负向阀值。由于稳态时Vc低于正向阀值,固定时器翻转为1,输出Vo为高电平,集电极输出对地断开,此时单稳态触发器进入暂稳状态。②、暂态维持阶段:由于集电极开路输出端(7脚)对地断开,Vcc通过R向C充电,Vc按指数规律上升并趋向于Vcc。从暂稳态开始到Vc值到达正向阀值)之前的这段时间就是暂态维持时间tpo。③、返回恢复阶段:当C充电使Vc值高于正向阀值时,由于Vi'端负向尖脉冲已消失,Vi'值高于负向阀值,定时器翻转为0,输出低电平,集电极输出端(7脚)对地导通,暂态阶段结束。C通过7脚放电,使Vc值低于正向阀值),使单稳态触发器恢复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