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工电子工程实践初步教程电工电子工程实践初步教程————华侨大学电类实训基地华侨大学电类实训基地主要内容:一.安全用电与实训安全二.常用电子元件概述及其辨识三.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四.基本焊接工艺五.常用仪器仪表简介及其应用六.电路板生产工艺流程与Protel软件应用七.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第1章安全用电1.1人身安全1.2设备安全1.3电气火灾1.4用电安全技术简介1.5电子装接操作安全1.6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1.1人身安全1.触电危害1)电伤电伤是由于发生触电而导致的人体外表创伤,主要有:(1)灼伤。灼伤是指由于电的热效应而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神经产生的伤害(灼伤)。灼伤会引起皮肤发红、起泡、烧焦、坏死。(2)电烙伤。电烙伤是指由电流的机械和化学效应造成人体触电部位的外部伤痕,通常是皮肤表面的肿块。2)电击电流通过人体,严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物电流,造成肌肉痉挛(抽筋)、神经紊乱,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室性纤颤,严重危害生命。3)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的大小。人体内是存在生物电流的,一定限度的电流不会对人造成损伤。一些电疗仪器就是利用电流剌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目的的。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如表所示。电流/mA对人体的作用<0.7无感觉1有轻微感觉1~3有剌激感,一般电疗仪器取此电流3~10感到痛苦,但可自行摆脱10~30引起肌肉痉挛,短时间无危险,长时间有危险30~50强烈痉挛,时间超过60s即有生命危险50~250产生心脏室性纤颤,丧失知觉,严重危害生命>250短时间内(1s以上)造成心脏骤停,体内造成电灼伤(2)电流的类型。电流的类型不同对人体的损伤也不同。直流电一般引起电伤,而交流电则电伤与电击同时发生,特别是40~100Hz交流电对人体最危险。不幸的是人们日常使用的工频市电(我国为50Hz)正是在这个危险的频段。当交流电频率达到20KHz时对人体危害很小,用于理疗的一些仪器采用的就是这个频段。(3)电流的作用时间。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可以用电流与时间乘积(也称电击强度)来表示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s。实际产品可以达到小于3mA·s,故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4)人体电阻。人体是一个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电阻可呈现100kΩ以上,而一旦潮湿,电阻可降到1kΩ以下。可以算出:220V/1KΩ=220mA人体还是一个非线性电阻,随着电压升高,电阻值减小。表1-2给出人体电阻值随电压的变化。电压/V1.51231621252203801000电阻/kΩ>10016.5116.243.52.21.470.64电流/mA忽略0.82.8103510026815602.触电原因人体触电主要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前者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1)单极接触一般工作和生活场所供电为 380V/220V中性点接地系统,当处于地电位的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人体承受相电压。2)双极接触人体同时接触电网的两根相线发生触电,如图1.4所示。这种接触电压高,大都是在带电工作时发生的,而且一般保护措施都不起作用,因而危险极大。3)跨步电压在故障设备附近,例如电线断落在地上,在接地点周围存在电场,当人走进这一区域时,将因跨步电压而使人触电,如图所示。3.防止触电1)安全制度在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实验室等用电单位,都制定有各种各样的安全用电制度。这些制度绝大多数都是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制定的,也有很多条文是在实际中总结出的经验,可以说很多制度条文是用惨痛的教训换来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在你走进车间、实验室等一切用电场所时,千万不要忽略安全用电制度。2)安全措施(1)正常情况下带电的部分,一定要加绝缘防护,并置于人不容易碰到的地方。例如输电线、配电盘、电源板等。(2)所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及配电装置都应该装设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3)在所有用电场所装设漏电保护器。(4)随时检查用电器插头、电线,发现破损老化及时更换。(5)手持电动工具尽量使用安全电压。我国规定常用安全电压为36V或24V,特别危险场所用12V。电压/V1.51231621252203801000电阻/kΩ>10016.5116.243.52.21.470.64电流/mA忽略0.82.8103510026815603)安全操作(1)任何情况下检修电路和电器都要确保断开电源,仅仅断开设备上的开关是不够的,还要拔下插头。(2)不要湿手开关、插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