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刘奎制作--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七章19世纪中期文学第六节狄更斯[英]:查理·狄更斯在30多年中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小说之王”。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作品:这一时期,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匹克威克先生外传》(风格:温和的讽刺)和《老古玩店》等。在《匹克威克先生外传》中,狄更斯用幽默风趣的笔法,揭露了英国社会种种不合理、荒诞可笑的现象。《奥利弗·退斯特》(雾都孤儿)是第一部社会小说。作品第一次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外省和伦敦贫民窟的生活,展现了英国下层社会的悲惨图景。“再添一点儿”:英语中指不安于现状要求自身权利的造反精神。2、第二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40年代中的作品:代表作有《马丁·朱什尔维特》和《董贝父子》。3、第三时期的创作包括50、60年代的作品,这是他创作的高峰。《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荒凉山庄》、《小杜丽》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狄更斯批判性最强的作品。狄更斯的创作后期还有三部情节比较集中的小说。《艰难时世》反映了劳资矛盾;《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一部很有影响的历史小说,以1789~1794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映作者对革命的理解和和人道主义思想。不再是作者一向幽默的风格,而有着阴郁的感伤情绪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双城记》思想内容:作者以激情的笔触写法国大革命前积压在民众中间愤怒的情绪。这部作品虽然整个节奏是紧张的,其中也有宁静和充满爱与温馨的场面。充分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艺术成就:①塑造了典型形象:得伐石太太坚定的复仇决心,顽强的毅力,革命到来时毫不手软,她的丈夫称赞她“伟大的女人,倔强的女人,堂皇的女人,了不起的女人”。梅尼特医生、卡尔登、代尔那等一组形象。②运用对比、对照手法1、地理环境:伦敦与巴黎对比不同的政治气氛,有意将英国的宁静与法国的动乱做了对比。2、人物个人命运,场景对比英国社会反抗义士法国革命骚乱3、人物个人命运梅尼特医生革命后受审判对比4、人物形象对照侯爵与代尔那、梅尼特与得伐石太太③运用象征手法:小说中的红色象征流血,金色象征“仁爱”和“幸福”(路西的头发是金色的)④情节复杂,结构严谨(三条线索,法庭上的信、解谜)《远大前程》的主题是金钱的腐蚀作用,金钱使一个天真的青年变成势利者,贫困使他恢复了失去的纯朴天性。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矛盾)他真诚地同情受压迫的小人物,揭露批判为富不仁,冷酷无情,自私虚伪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政府机构、各种制度、道德哲学等。他主张社会改革,但又惧怕革命,他宣传博爱精神和善恶有报的思想,幻想通过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反映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思想情绪。从《双城记》看狄更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1、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至被投入监狱18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2、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小说生动的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工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人民的愤怒、仇恨、革命情绪,描绘了封建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封建压迫剥削所造成的贫穷和饥饿是革命的根源。3、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她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对得伐石太太的革命政权是否人道的问题,作者对次表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人道主义的化身,和他们相比得伐石太太是不人道的,因次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作者企图用阶级调和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希望统治阶级能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代尔那自动放弃贵族特权,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卡尔登被作者描写为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一个酒鬼,后来被感化这样的人、最后心甘情愿地代替别人上断头台。5、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文艺评论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