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⒊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⒋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课前准备⒈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⒉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⒊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教学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情境导入⒈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⒉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⒊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二、初读感知,识字学词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⒉检查字词掌握情况。⑴认记字形。(“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⑵词语认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⑶扩词练习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王佩。⒊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⒋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总结归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第一段(1):写孔子决意拜师。第二段(2):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段(3):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段(4):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四、指导书写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所得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尘”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⒉教师示范⒊学生练写五、课后作业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⒈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⒉谈谈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⒊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⒈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⒉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⒊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⑴谈孔子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⑵谈老子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③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⑶重点交流①重点交流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②重点句子“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