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分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2.在充分展示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推理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教法:启发点拨,归纳总结,直观演示学法:自学归纳法,小组交流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5分)(一)导学1.什么叫体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师:你学过哪些体积的计算公式?(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2.圆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数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边用幻灯片演示。)得到圆面积公式s=2πr。3.动脑筋想一想,圆柱的体积,能不能转化成你学过的形体,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4、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今天研究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二)定向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二、合作交流(15分)1.阅读书25页。2、看书回答:(1)圆柱体是怎样变成近似长方体的?(2)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和高分别与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切拼成的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3、小组展评交流结果。(1)展评题(1)。圆柱体是怎样变成长方体的?把圆柱体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教师加以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2)展评题2。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3)展评题3圆柱体积=底面积×高v=sh4、公式检测学生独立完成书上做一做1、2题。三、自主学习(5)1、出示例6下面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直径8厘米高10厘米这袋奶498毫升2、尝试列式计算.3、学生展示自学结果。4、小结小结: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如果给半径、直径、底面周长,先求出底面积)和高。注意统一单位名称。四、质疑探究(2)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五、小结检测(13分)(一)小结让学生说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体积公式。(二)检测1、把圆柱切开,可拼成一个(),圆柱的体积等于近似长方体的(),圆柱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高等于(),所以圆柱的体积=()。2.圆柱体的底面积3.14平方分米,高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3.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误的画“×”。(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5、一张长方形的纸长6.28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一下。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v=sh75×90=6750(立方厘米)杯子的底面积:3.14×(8/2)×(8/2)×10=502.4(ml)答:它的体积是6750立方米。答: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2、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3、探索和解决问题,体验转化及极限的思想方法。4、学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学法指导:猜想→讨论→操作→概括→尝试→辨析→总结教学用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学习用具: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所用的学具。教学过程:一、激疑引入同学们,你们看,茶叶罐是什么形状的?如何求它的体积?你有办法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二、探究新知1、猜想现在该怎样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呢?不妨大胆猜想一下好吗?2、表扬鼓励,实践迁移(1)有同学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