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要求对学生施行素质教育,要求德育先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帮助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展开德育教育,笔者将对此进行探究。【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策略;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8-0136-01小学生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与创新素养,另一方面,还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滴中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一、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现状1.没有深入地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材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落到实处,以至于我们对于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没有挖掘和利用,导致对于这一资源的浪费和流失。2.德育内容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不相符人的不同成长阶段,逻辑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有很大的不同。国外有心理学家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等概述了人类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将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差异充分体现出来。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都没有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纳入考虑范围,这样渗透内容就不相符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渗透效果产生影响。3.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不正确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采取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得知,目前在大部分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没有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产生足够的重视,采取的各种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促使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只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1.充分挖掘并运用教材中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了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例如:在数与代数部分,介绍历史上各种记数法,使学生体会十进位制记数法的优越性;通过对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大数目表示法的介绍与比较,使学生体会现代大数表示法的优越性;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计算工具,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计算工具对数学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我们祖先的智慧;介绍有关规、矩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体会它们在中国古代几何作图及测量中的作用;介绍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对各种简单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结果及其现实背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等。教学时,我还注重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2.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到晚归,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厌恶做家庭作业,我就经常利用空余时间或放学后守着他们做,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不懂的知识点,这样做既改正了他们的坏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去赢得学生的信赖,构建纯洁的友谊。學生尊师,往往是教师爱生的体现。学生只有生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体会到校园生活的乐趣,乐于学习,激发其热爱学校、热爱人生的情感,进而会增强荣誉感、进取心。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数学来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在显示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完“百分数应用题”后,引导学生处理商场中的打折问题——“有两家商场卖同样品牌、同样规格的商品,标价和打折方法都不同。如果你去买这样的商品,你会选择哪一家?又如,你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使存两年期的,年利率使2.70%;一种是先存一年的,年利率使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或经历到的事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起学习数学的欲望,认识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