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移动2班曾嘉凤数据通信课程概论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6个主要内容,如下一、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数据通信的发展初期。特点是用户租用专线构成集中式系统,主要进行数据收集好处理。第二阶段:利用原有的电话交换网和用户电报网进行数据通信。研制出了新的关键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和线路均衡器。第三阶段:研究和建设专门用于数据通信的数据通信网。此时数据通信网的交换技术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个过程。第四阶段:发展局域网和综合数字网(TSDN)。第五阶段: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使业务综合化、网络宽带化。期间提出并实现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核心是ATM交换技术。二、数据通信系统数据:指以二进制或多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各种文字、符号、图像及声音等信息。数据通信:按照某种协议,利用数据的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完成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交换的通信。包含数据的传输和数据传输前后的处理。数据通信系统: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的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储存和处理的系统。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面向的是通信,计算机通信面向应用。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数据处理/查询系统;信息交换系统;数据收集和分配系统。三、数据通信的特点A制定严格的通信协议或标准;B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很高;C有灵活的接口能力;D接续和传输响应时间快;E与远程信息处理相联系。四、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主要指数据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指标主要是差错率:码元差错率、比特差错率。实际系统的有效性是用频带利用率衡量的。五、数据通信的传输信道通信信道的分类: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狭义信道:指信号的传输介质,如对称电缆、同轴电缆、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播路径、短波电离层反射路径、对流程散射路径以及光纤等。广义信道:将传输介质和各种信号形成的转换、耦合等设备等都归纳在一起,包括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等部件和电路在内的传输路径或传输通路。传输信道的特性: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相对价格传输媒体的分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无线传输媒体: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红外通信以及激光通信的信息载体。几种实用的传输媒体特性:特性传输媒体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双绞线双绞线芯一般是铜质的,能提供良好的传导率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传输数字信号,直接传输速率1.544Mbit/s,可用于局域网,局域网中的三类非屏蔽双绞线和五类屏蔽双绞线电缆均由4对双绞线组成。点到点或点到多点连接15km或更大范围,局域网内的总线传输距离不超过100m。低频时,双绞线等于或高于同轴电缆,在速率10~100MHz时较同轴电缆低。同轴电缆一对硬铜线芯线,单根同轴电缆直径1.02~2.54cm,可工作在使用频分多技术,使用数字传输,数据速率可达10MHz点到多点的连接典型电缆不大于几千米,宽带电缆不大于几十千米同轴电缆大于双绞线光纤用两根光纤组成传输系统,按波长分为3种:多模光纤通信、单模光纤通信、多模和单模光纤通信频率范围为1045~1015nm的波导管,速率可达吉比特每秒级,传输距离大数十千米。点到点的链路6~8km的距离内不用中继器传输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独特特征,适宜在长距离内保持高数据传输率,安全性高传输媒体的选择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实际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能要求、能承受的价格范围。传输信道的传输容量:指通信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模拟信道的传输容量通过香农定理确定:C=B㏒2(1+S/N)其中S/N代表信噪比,B为信道频带宽度,单位为Hz。六、数据通信网络定义:由分布在各处的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及通信线路等组成的通信网,通过网络协议的支持完成网中各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分类:分组交换网、帧中继、数字数据网、异步转移模式、IP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数据通信的编码技术一、基本码型分类:双极性非归零码、差分码、HDB3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AMI码。通常把数字信息的带你脉冲表示称为码型。二、通信中常用的传输代码分类:ASCII码、EBDIC码、博多码。三、数据通信的检错与纠错码1差错类型及基本概念产生差错的原因:A受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限制,是传输的数据信号产生幅度失真、相位失真和频率偏移,导致码间干扰;B各种外界干扰引起突发性的差错,造成一连串数据信息的差错。差错控制码的实质:通过增加冗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