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课程设计 / 文档详情
中国河流教学设计.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河流教学设计.doc

中国河流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黄河”教学设计竹溪县蒋家堰中心学校段家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学生了解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的基本情况;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基本特征;黄河“地上河”的成因;怎样治理黄河;黄河的水能资源开发;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归纳黄河“地上河”的成因。、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黄河水系图》,寻找黄河的河源和入海口,上中游的划分地点,以及重要支流,让学生掌握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形成对黄河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源泉——黄河的崇敬;对黄河和“利”与“害”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2、如何治理“黄河”。三、教学难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与黄河水害的关系。2、黄河的治理措施。四、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一幅,《壶口瀑布》、《小浪底水利工程》投影一幅,《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磁带。五、教学方法讲述与引导讨论、读图相结合。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人类的文明史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因此择水而居便成为一种趋势。我们的祖先正是在河流沿岸流域开始书写人类的文明史。下面请同学们列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各自的发源地。(答略)好,刚才我们都说是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滔滔黄河。滔滔黄河一、黄河的地理情况(板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她无私的奉献一切而又给我们带来过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今天怎样正确的评价黄河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黄河的地理情况。教师挂出《黄河水系》图,学生在地图获取下列信息:黄河的河源,流经省区市和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的地点,主要支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著名的青藏高原雪山边绵,像一座巨大的水塔而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黄河和长江一样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不过长江源于唐古拉山,而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它们仅是一山之隔,可算是同祖同宗。其长度5500千米,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经过九折十八湾的艰难跋涉,最终在山东注入渤海。提问讨论:前面我们说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这里我们能不能说黄河就是我们中国的第二大河呢?(引导学生从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等水文特征进行讨论分析)经过大家讨论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黄河长度虽长,流域面积也仅次于长江,但流量还不及珠江,故黄河只能称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教师根据学生在图上获取的信息,归纳出:①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巴颜喀拉山、渤海)②黄河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③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板书)2、黄河流经的省区(板书)3、上、中、下游的划分(板书)过渡了解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后,我们来听一段钢琴协奏由(教师播放)。学生沉浸在悲壮、激昂的调子中,教师提问:听了这段音乐后,黄河在你心目中有何整体印象(有学生答:黄河的咆哮;黄河的蜿蜒曲折;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么黄河上中下游各段具体特征如何?二、上、中、下游各段具体特征学生阅读“黄河上游的峡谷”,随后教师归纳出上游特征:1、上游:河水清浅稳定(板书)黄河在冲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河滩平原,如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看图提问:①黄河在哪一河段有较多支流?这对黄河含沙量起到怎样的影响。(答略)②在图中找到泾河和渭河,并讨论“泾渭分明”这句成语说明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先解释成语的来源,然后引导学生作答,最后进行总结:森林是地球表面的绿色“地毯”,它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事实证明:无林带坡地土壤仅吸收56%的地表水,当有10米宽林带时,有84%的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当林带宽达80米时,地表水全部转化为地下水。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地表径流,达到保持水土的作风)。2、中游:接纳泾渭、泥沙大增(板书)中游段水位落差大,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教师投影出壶口瀑布)和三门峡,学生看图,教师提问。黄河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华北平原)3、下游:河床宽、水流慢、泥沙淤集,形成“地上河”(板书)。学生思考: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哪里?(中游黄土高原)提问:(1)黄河下游河段为什么会经常出现洪水泛滥?(在下游河段的地上河一旦决口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三、地上河的成因古代的的黄土高原并不是现在的千沟万壑、支离破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河流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