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册物资管理1章总则1.1适用范围本章节仅适用于项目施工期间的建设用材料的管理。1.2与其它部门的关系材料的采购由采购单位完成;材料的运输由运输单位完成;本文仅限于材料运抵现场以后的各项物资的管理工作。2章物资材料编码2.1为了实现材料管理的计算机化,便于材料的分类、查询和数量的统计、费用的计算和报表的生成,需要对设备材料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码,供设计、采购和施工等部门使用。全部设备材料都必须在材料表、请购单、订购单、材料计划、领料单和入库、出库清单中填写编码,以便确切地被识别。2.2材料编码系统是整个工程项目编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系统性、同一性和唯一性等特性。在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设计、采购和施工等阶段)都使用同一编码,以便对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材料编码的唯一性是指在同一作用范围内,一个编码只能代表一个具体的材料。在项目材料控制软件乃至整个项目管理软件中所有被管理的材料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唯一代码,供计算机数据库作存储、取数、修改和检索,也便于材料的分类和数量的统计、或费用的计算、或报表的生成和识别。2.3项目材料的编码按公司统一规定执行。所有具体项目的代码和编码,都必须遵守公司的代码和编码规则,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全部信息,都具有确定的唯一性的代码和编码,以确保利用计算机对项目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2.4编码的构成:编码是由一系列代码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编码能够表明被管理的对象在整个项目中的层次、属性以及与其他对象的关系。编码的这种特性也是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资源的管理并建立追溯关系的基础。2.5有些较长的编码,在各个代码之间还可能使用间隔符。这时,间隔符也是编码的组成部分,不能任意省略。材料编码系统结构是:项目代号—分区(主项)号—专业代码—材料类别码—材料代码(设备位号编码)2.6具体编码体系见公司项目监理手册有关章节的规定。3章物资管理3.1文件要求在现场实际的工作中,物资管理要涉及到许多有关物资的报告、清单、计划及技术资料,一般有如下部分:3.1.1各装置的工程设备/材料清单3.1.2超限设备清单3.1.3进口项目清单3.1.4按装置的装船/装车清单报告3.1.5按订购单的装船/装车清单报告3.1.6订购单状态清单3.1.7易损件详细资料清单3.1.8装船计划和首批到达的物资名称及数量3.1.9到货计划3.1.10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安装及维护说明书3.1.11商检合格证3.1.12锅检合格证3.1.13安装易损件清单3.1.14专用工具清单3.1.15其它有关文件资料(装箱单、发货通知、运输状态等)3.2接运:设备、材料的运输由运输单位完成。我们应该协助、配合运输单位安全、准时、完整地将各种材料运抵指定地点。为此应了解以下内容:3.2.1合格的运输单位3.2.2到货车站、码头3.2.3运输方式、工具3.2.4运输线路3.2.5接运时间3.2.6到货材料规格、品种及数量3.2.7落实卸货地点3.3材料检验3.3.1开箱检验3.3.1.1开箱检验必须以合同为依据进行,按实际情况决定开箱检验工作范围和检验深度。3.3.1.2进口设备材料的开箱检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商检机构颁发的有关法令、法规及规定,按照进口商品合同有关规定进行。凡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的进口商品必须在商检机构的监督下实施开箱检验。3.3.1.3开箱检验组一般由以下人员组成:(1)项目开箱检验负责人;(2)专业检验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档案资料管理人员;(3)施工单位的各专业技术人员;(4)商检机构派出的商检代表(进口设备、材料);(5)设计专业代表(必要时);(6)业主的检验代表(必要时);(7)国家劳动主管部门安全监检代表(必要时)。(8)运输单位代表3.3.1.4检验人员的职责包括:(1)编制开箱检验实施细则及计划;(2)组织实施开箱检验;(3)填写开箱检验记录及核查随机技术资料;(4)办理进口商品报检及索赔出证等有关手续;3.3.1.5准备工作(1)开箱检验组应熟悉、合同及其附件、装箱单、提货单、发票、运输文件及主要技术资料文件。(2)开箱检验前,由开箱检验组编制开箱检验计划和实施细则,经批准后,通知分承包方代表如期到检验场所参加开箱检验,并将检验计划发送参加现场开箱检验各有关单位。(3)开箱检验组应组织检验人员熟悉有关检验资料、标准和文件;熟悉待检商品特性、规格及数量;并按商品类别制订分类检验项目和程序、明确分工职责。(4)开箱检验前,检验组应组织参检人员学习开箱检验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准备开箱检验工具和记录用表格。(5)进口商品开箱检验前,及时向商检机构提出报检申请,并按规定交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