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劳动合同管理本章内容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二、劳动合同的特征(四)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建立劳动合同,是为了确立劳动关系,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五)劳动合同是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那么。(六)劳动合同是有偿的合同:劳动合同是以劳动换取报酬的协议,有偿性是劳动合同的本质特征。(七)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八)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三、劳动合同的种类四、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五、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开展1.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探究和反复阶段,建国以来我国最早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是1951年初劳动部发布的?关于各地招聘职工的暂行规定?。2.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5年:试点和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劳动用人制度改革日益成为一种迫切需求。通过对新招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开始建立了我国养老失业保险制度。3.1995年至目前:全面施行阶段,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决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将劳动合同上升为法律标准,标志着我国劳动用人制度从此走向了法制化、标准化的轨道。(二)劳动合同制度面临的挑战劳动合同制度的理论和理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1.传统劳动合同理论中,“雇员依附于雇主〞的理念,随着知识型员工独立性的增强而正在逐步弱化。2.劳动合同的主体身份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雇员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股份持有者。3.在传统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理念中引入了效率原那么。4.在劳动合同中将更多地引入国际因素。5.劳动合同的功能从单纯维系就业关系,保护劳动权,向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促进和增加就业的方向开展,合同的种类增多,条款更加有弹性。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关系,依法就双方的权利义务协商一致,设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那么(二)依法订立:依法订立,指订立劳动合同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订立详细包括:1.主体合法:所谓主体合法,是指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主体资格是指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对于劳动者而言,那么必须到达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才能。2.目的和内容合法:所谓目的合法,是指当事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宗旨和实现法律后果的意图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所谓内容合法,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订立的详细劳动权利和义务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3.程序合法:程序合法,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需要遵循法定的步骤和方式,一般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4.形式合法:劳动合同有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我国?劳动法?第19条规定c“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这说明,在我国,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是书面形式。二、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三、劳动合同的形式四、劳动合同的履行(二)劳动合同履行的原那么1.全面履行原那么:劳动合同中订立的各项条款都必须得到认真履行。2.实际履行原那么:劳动合同的履行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履行,双方均不得由别人顶替。(三)劳动合同履行的法律保障五、无效劳动合同确实认及处理3.严重违背一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合同(1)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2)采取威胁的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3)重大误解签订的劳动合同。(4)内容显失公平。(5)乘人之危签订的劳动合同。(二)处理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及时处理。1.确认劳动合同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2.分清造成无效劳动合同的责任。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内容一、劳动合同的内容二、劳动合同的条款5.劳动纪律,劳动纪律也可称为厂规厂纪,是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者在消费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那么和各项规章制度。6.社会保险,根本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社会保险制度,属国家强迫性标准。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是指通过一定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解除现存劳动关系的条件。8.违背劳动合同的责任(二)约定条款双方当事人在必备条款之外,根据详细情况,经协商可以约定的条款主要有:1.试用期:试用期是劳动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互相考察、互相熟悉的期间。2.培训:针对理论中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出资培训后违约现象比较突出,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培训条款或签订培训协议。3.保守商业机密:为了更好地保护商业机密,用人单位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脱密期条款〞,即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提早通知期。提早通知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在此期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