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96电-气比例/伺服技术P第八章气动比例/伺服系统8.1电-气比例/伺服控制8.1.1.概述气动系统在自动化设备中的基本功能是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输出驱动或控制物理量。常见的气动系统输出驱动物理量,为直线气缸(摆动马达)的位置(摆角)、运动速度、作用力等。常见的气动系统的输出控制物理量,为气体的压力或流量。这些输出量可分为断续式和连续式两大类。电-气比例/伺服控制技术,旨在实现连续式的驱动和控制输出。利用电-气比例/伺服控制技术实现的连续式驱动或控制系统,其输出的驱动物理量,可以在设备的运行中根据设定量和当前量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无级、连续可控目的。比较早期的气动比例/伺服系统,大都采用机械控制方式(参考图4.4-21)。例如,将最终输出量转换为机械弹簧位移或气压信号,然后反馈至无级调节气阀,从而实现对输出量的连续控制。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曾经比较广泛应用的纯气动、纯机械控制系统逐渐减少。而由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现控制,由气动执行元件输出驱动物理量的电-气一体化设备占有更大的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本章介绍的气动比例/伺服控制技术,更多的是电-气比例/伺服控制技术。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出现的技术背景,一方面,自动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从原先只应用于简单、重复的工艺过程扩大到复杂的工艺过程。另一方面,对自动化机器在性能和功能上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器的节拍时间更短,运动精度更高;要求能与计算机直接联接,从而更快和更准确地进行生产管理;并且由于产品的多样化使柔性生产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类设备要求能非常快捷地对之进行重新编程,以实现同一机器对不同种类或尺寸的工件进行加工,从而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并实现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自动化。采用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设备的实时、多级和无级调节,降低设备生产节拍,提高设备寿命,实现柔性生产。8.1.2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图4.8-1表示了一个典型的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由图可知,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或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控制阀(比例控制阀)、气动执行元件、传感器、控制器(比例控制器)。1.比例控制阀接受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气体流量或压力。因此,它的功能形式与控制器紧密相关。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模拟、数字器件的性能不断改善,价格上不断降低,目前在实际应用的绝大部分设备中都采用电控制器。因此,比例控制阀的输入信号,大多为电压或电流信号。控制气阀的核心功能,便是将输入的电信号按一定的规律转换为气压或流量驱动量。可见,控制气阀在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中起了电-气接口作用。图4.8-1.典型的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气动执行元件在比例控制阀输出的流量或压力作用下,产生运动速度或作用力。最常用的气动执行元件是气缸,也可以是摆动马达。3.传感器用于闭环式气动比例/伺服控制系统中,这时控制器需要不断地监测执行元件的运动状态,据此计算其输出控制量。因此,传感器的检测量往往是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的最终控制量。由传感器输给控制器的电信号,又称为反馈信号。4.比例控制器通常具备两方面功能,首先是实现闭环控制,即根据传感器测量信号和设定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计算并产生与控制气阀匹配的控制信号;其次是实现机器的工作顺序控制,产生系统输出量的设定值。控制器的实现方式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8.1.3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电-气比例/伺服控制系统的实现原理、控制方法可以有许多种。从系统控制方式上,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类;从控制气阀功能上,可分为开关式和连续式两类;从系统的最终输出量的物理形式,可分为压力控制系统、力控制系统、定位系统、速度控制系统等等。1.开环控制系统不需要测量最终输出量的传感器。这时,控制器与气动执行元件间的信号流程是单向的,即控制器输出设定控制信号(电),经控制气阀转换为气压或流量驱动信号,最后经气动执行元件产生输出功率。而气动执行元件的最终输出状态,反馈到控制器,因此,控制器输出的控制设定信号,不受执行元件的当前状态影响。开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系统组成简单,不存在控制稳定性问题;其缺点是控制精度低。2.闭环控制系统全部包含上述的四个部分,信号流程是: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电),通过控制气阀输出气驱动信号(气),并作用于气动执行元件输出功率(机械运动)。执行元件的当前状态,又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反馈到控制器,从而完成闭环控制回路。.在以上的闭环回路中,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输出的反馈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不断地纠正气动执行元件输出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