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心理学试题/课件 / 文档详情
实验心理学[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验心理学[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实验心理学[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法第一节信号检测理论一、信号检测理论的一般问题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信号检测理论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辨别力分离出来,是对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二、信号检测理论的基本原理1.统计学原理统计决断理论是信号检测理论的数学基础。统计学的主要工具是概率论。心理学的信号检测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叫噪音。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者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可以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惊、漏报和正确排斥。从统计学的观点,信号检测就是要检验两个统计假设H0(无信号)和H1(有信号)的真伪。2.最优决策原则正确判断原则人类在做出一个判断标准时,一般是按照最优原则进行的。在确定判断信号的标准时,常常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信号和噪音之先验概率的大小;判断结果的奖惩(价值)多少;被试所要达到目的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因素等。第二节判别力指数d'及接受者操作性曲线信号检测理论的两个独立指标:反应偏向和敏感性指标。反应偏向可以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似然比值,一种是报告标准。一、辨别力指数d'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内部噪音分布与信号加噪音分布之间的分离程度。敏感性的指标称为辨别力d',d'越大,表示敏感性越高,d'越小,表示敏感性越低。二、判断标准β似然比值β是指信号加噪音引起的特定感觉的条件概率与噪音引起的条件概率的比值。报告标准C又叫判断标准,这受被试者动机、态度、利害得失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三、接受者操作性曲线接受者操作性曲线(ROC)在心理学上又称感受性曲线,就是说,曲线上的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只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接受者操作性曲线以虚惊概率为横轴,击中概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者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划出的曲线。接受者操作性曲线是严格地由给定阈的信号和噪音的概率密度函数决定的。第三节信号检测理论在心理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方法一、有无法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当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予以口头报告,被试的反应很简单。二、评价法评价法又叫多重决策法,或评级量表法。这种方法呈现刺激的方式同“有无法”一样,对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对反应结果的奖惩方法,都可以随实验要求,由主试者确定。不同之处在于,对于被试的反应不是简单的“有信号”和“无信号”这一感觉的连续体,规定出不同的感觉等级评价,然后让被试根据所呈现刺激的自信度情况,报告有信号(或无信号)的评价等级。把量表的等级看成多重判断标准,就是多重决策。三、追选法迫选法与有无法和评价法不同的地方在于让被试进行判断之前,信号和噪音要连续呈现数次,然后让被试判断在哪个时间间隔上是信号,哪个是噪音,而不是刺激一呈现就让被试判断是信号还是噪音。刺激连续呈现两次即一次信号一次噪音,称为二项迫选法,如果连续呈现三次称为三项迫选法。在连续呈现的刺激中哪次是信号哪次是噪音是随机排列的。何时呈现刺激一般是由主试通过一定的方法告诉被试。第四节信号检测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异常症状既可以出现在病人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身上,医生最初的任务是做出“是”或“不是”的决断。一部分研究者则关注更具体的诊断问题。对痛阈的新的认识否认了传统认为痛阈的提高是由于痛感觉的减轻所致。事实上,被试的感觉辨别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他的痛阈报告的标准。二、在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警戒操作是工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警戒是指操作者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信号的觉察并做出反应的持续准备状态。对警戒衰退所做的信号检测论分析表明,应该把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还应把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处理才能说明警戒下降的真正原因。三、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除了在感知觉方面的研究外,信号检测论还可应用于再认记忆研究中,在再认记忆中,被试所面临的操作实际上是检测当前的刺激(可能识记过,也可能未识记过,既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将它同记忆痕迹进行“匹配”,作出“是”或“不是”的反应,这一操作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信号检测论问题。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实验心理学[第四章现代心理物理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