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实践活动种植实施方案大桥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种植实施方案“播下种子,收获希望”一、主题背景1、从理论上分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离开来”。《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活动,把“死”的文献资料与现实社会中“活”的资源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单向向立体、多向的转变,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新天地,所以建设一个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校园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2、从学校的资源来分析: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依托,否则是难以持久的,学校认真分析了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1)、我校为一所农村学校,本校多数教师都有过种植经历或从小受这种环境的熏陶,都掌握一定的种植知识,这就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2)、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对于生他养他的这片黄土地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因此他们也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愿意去体验这从种到收的快乐,对此也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根据综合活动课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农村特点,我校确定围绕种植方面做文章,在学校开辟了“种植园”。这样的种植活动可以说是操作性强,切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取材方便,既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又能让他们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二、活动目标:1、认知与技能: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过程;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如观察、调查、采访、向父母请教等)收集植物种植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并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三、活动时间:3月至9月六、活动的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三月份)1.调查统计小学教材上所涉及的植物和平时经常看到的农作物,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分类。2.查阅有关种植研究方面的资料,了解各地对此相关的研究。3.准备常见的植物种子。4.确定种植园的位置,各班划分区域。第二阶段:种植实践(四月份----九月份)1.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2.了解一些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方法。3.具体活动步骤:(1)(2)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请园丁介绍校园里花木的种类、数量,主要品种的名称、特点,如何栽培管理。(3)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向家长、技术人员、农民采访、调查一些种植蔬菜、花卉的有关知识。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4)各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想在红领巾种植园种植的植物;收集种子、幼苗或可以扦插的枝条。(5)翻地、整地、施肥、种植。(6)各班选出一些爱好种植的同学,成立“护绿小组”(代定),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管理。(7)围绕种植的蔬菜、花卉进行研究,了解植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