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解放思想创新驱动总结创新驱动为院校发展注入无限活力——理工大学市东医院“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一周年回顾2010年早春,市东医院上海理工大学、市东医院“理工医创新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中共XX省XX县区委书记陈安杰、区长金兴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校长许晓鸣等区校领导出席。陈安杰书记、燕爽书记为“理工医创新基地”揭牌。作为百年老校的上海理工大学和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市东医院,在XX县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XX县区发展规划纲要》,实践“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在双方原有相关学科和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理工医创新基地”,走理工医结合、联动发展之路。创新思维:理工医结合的摇篮医学工程是综合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解决医学上的有关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工程技术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深入到医学中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已经并正在给医学的发展带来日益强大的推动力;而医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二者之间已构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所以说,理工医相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为积极探索并实践高校与医院联动建设专业学科发展的新模式,市东医院提出了理工医结合的设想。为此,2009年1月21日理工大学许晓鸣校长带队一行十余人第一次来市东医院进行考察、调研,并就市东医院成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事宜的可行性与市东医院领导进行了初步探讨,院校双方一致认为合作将惠及双方,具有战略意义。随后院校领导又进行了三次联席会议,议题广泛而深入,从简单意向到具体合作,最终确定了市东医院成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可行性,并制定了先建立合作基地逐步过渡到建立附属医院的分步实施计划。为此,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院、校级领导交流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开展战略对话,同时建立了以学校教研室-医院临床科室合作形式;成立理工、医科研沙龙,以各课题组为单位,自由结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活动。为了保证合作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经双方协商同意,在双方原有相关学科和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理工医创新基地”,并于2010年2月8日签署协议。创新基地建设:院校联合的新引擎“理工医创新基地协议”经院校双方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共有目的、名称、组织架构、内容及其他五部分组成。协议目的为了探索并实践高校与医院联动建设专业学科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新型学科的诞生;为了培养理工医结合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培育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了促进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水平;为了促进区域内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协议内容涵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坚持合作内容具体化:协议规定市东医院开放临床、医技等科室及部门作为理工大学的教学基地;双方每年合作进行不少于3项科研项目;市东医院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参与相关教材、教程的编写和教学等。合作进程阶段化:协议规定在科研合作过程中,双方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的专业信息、专业技术、科研设备优势,在课题的不同环节中进行科研协作,充分发挥技术互补作用,形成多学科的协作和群体攻关的整体优势。合作范围拓展化:协议还规定除教学科研外进行医疗技术、设备、器械开发研究与应用。合作效益共赢化:协议要求双方在申报相关学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时,应吸纳对方人员的参与;双方根据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原则共建实验室,合作致力于开发新的医疗器械产品。为了协议能得到贯彻和执行,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市东医院专设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对口理工大学规划发展处负责“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成立理工医结合推进领导小组、设立理工医结合推进联合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理工医科研沙龙”、设立“理工医创新基金”,双方共同出资,推动“基地”顺利健康发展。理工医交融医、教资源外溢效应显现作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XX县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后的第一个签约项目,“理工医创新基地”的建设得到了XX县区委、区政府领导极大地重视和支持。区领导在上海理工大学与XX县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联手推进自主创新框架协议》的会上说:“上海理工大学与市东医院的合作事宜,是一次很有战略性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探索,是一次医工结合的创新”。金区长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将“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提到政府工作层面,并将此立入XX县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理工大学也将“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编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XX县区政府专门拨付100万专项资金用于“理工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