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考研数学经验分享每年的三月份,考研准备开始,当然提前准备更好)数学150分,在考研的占据很大比例。有句话说:"〔英语〕决定成败,数学决定好坏'。可见,数学是不能忽视的重点。三月开始,深入研究数学课本。那是考研出题的基础。考研真题在这个阶段可以不用做。首先打好基础,不要急功近利。课后习题要看懂,会做(是真正动笔做,而不是看着觉得自己会)。把错的和不会的标记出来,那将在后期对我们有很大帮助。9月份,考研进入中期准备阶段。可以说,这个时候是最难熬的。炎热的天气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所有的学习进入关键期。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会发现,数学很难持续进步,有停滞不前的感觉。其实,只要保持,后期将会突飞猛进。这个阶段,课本开始看第二遍。这个时候,课后习题就不必须要每一道题都做了,重点做上一阶段标记的。同时,可以找一本不错的数学考研参照书,将参照书和课本结合起来。同样,参照书上的错题,经典题也都要整理。很多题的解题步骤并不只是一个,要将经典的方法记下来。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先将考研真题复印一份,做一下考研真题,不必须要按时按点,只是感受考研数学题的难度和感觉十二月份,复习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之后,我们的基础会很扎实。这个时候,开始第三遍看课本,但不必须要精看,而是重点看自己掌握的比较薄弱的章节。把前两个阶段整理的习题在重点做一遍,巩固我们的基础。同时,至少必须要20天,按照考研的真正时间,模拟考试。关于模拟考试,我们要认真对待,做完之后,不必须要立即对答案。长时间做数学,会磨光我们对数学的感觉。可以第二天对答案,同时,把不会的,反复做错的整体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10套真题,却必须要20天考研前一个星期,把考研真题上带标记的题再做一遍。同时,按照真正考研的时间安排,做两到三套模拟题。然后,以最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就可以了。2考研数学的解题思路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1.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2.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3.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4.对定限或变限积分,假设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1.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则马上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2.假设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则马上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3.假设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则先分解出因子aA+bE再说。4.假设要证实一组向量a1,a2,,as线性无关,先合计用定义再说。5.假设已知AB=0,则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再说。6.假设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7.假设已知A的特征向量0,则先用定义A0=00处理一下再说。8.假设要证实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则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概率与数理统计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1.如果要求的是假设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则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互相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2.假设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则马上联想到Bernoulli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3.假设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则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4.假设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N则马上联想到标准化X~N(0,1)来处理有关问题。5.求二维随机变量(X,Y)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该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Y的求法类似。6.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该马上联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区域的公共部分。3考研数学怎么复习把基本概念弄懂,把基本理论弄透数学有庞大的知识体系,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讲,它的内在结构很严正,很富有层次感。从概念、定义到公理,从公理到定理、推论,层层演进,步步深入,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因为忽视了数学最基础的知识,有时候你挖空心思不得其解,很可能只是因为你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