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与思考泰兴市河失小学徐坚伟中文摘要:生活是科学的生长点,运用于生活是科学的意义所在。小学科学是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的启蒙教育。生活是学生开启学习研究科学大门的发力支撑点,或称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建设生动活泼地科学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科学是大众的科学,人人都是科学道路上的探究者。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受到传统知识考试的影响,优先考虑挖掘知识的深度,拓展知识的广度,依据“科学知识”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活动,把源于生活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活活地剥离,使生动鲜活的科学失去了活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立足生活—将科学问题生活化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在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座认知“桥梁”,激活探究的原动力,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科学问题生活化,回归于生活,使学生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1.教材处理生活化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根据学生生活的地域差异、风情差异、生活差异、气候差异等,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概括有:(1)改一改。教材所提供范例。把教材中学生都熟悉或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改编或替换教例。(2)添一添。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基础上,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3)减一减。减掉教例中远离学生生活或根本不可理解的内容。(4)排一排。根据季节时令,将每册的内容体系重新编排,使教材更能联系生活。2.探究材料生活化“有结构的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能提升科学概念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从以下途径获取:(1)从学生身边的物品中选择;(2)从学生周围的环境中选择;(3)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4)在学生经验范围内选择。二、走近生活—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丰富认知经验,重建完善认知结构。1.课堂导入生活化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因此,上课用生活例子引入或揭示课题能产生“于无深处听惊雷”的震憾效果。2.教学情境生活化在科学教学中,采用语言引导暗示、实物设境、游戏造境、多媒体创境、网络示境等方法,调动学生储备的生活经验,激发兴趣和好奇心,活跃思维。如在教学《研究纸》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收集素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纸做的以及纸的种类。上课时,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洁想给远在毛里求斯的妈妈邮寄一份礼物,她该选择哪种纸呢?是呀,“这些纸各有什么特点呢?”“包装邮件的纸必须具备怎样的特点呢?”“这些纸各有什么用途呢?”……一个个问题油然而生,唤起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枯燥的,而是无比有趣的。3.探究方式生活化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如探究《暗盒里有什么?》这节课我先在课桌上预先放了一些纸盒。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大家要想办法弄清楚“暗盒“里是什么。经过讨论和实验,组织学生“摇一摇”盒子:“物体不能滚动,感觉像个长方体。”“掂一掂”盒子:“感觉有点沉,不像是木头和塑料,应该是金属的。”用磁铁“吸一吸”,有一边显示出磁性:“这可能是块磁铁。”老师为他打开了黑盒子,果然是块长方形的磁铁,同学们为他鼓起掌来。又一个女生走上讲台,“摇一摇”盒子:“这东西可以滚动,是个圆的。”用磁铁“吸一吸”,没用:“不是铁的。”拿在手里“掂一掂”,“不算很重,估计不是金属……”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还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