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北大学2013届包装企业管理课程论文第PAGE8页共NUMPAGES8页包装企业核心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摘要:包装行业已从暴利时代进入了如今的微利时代,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并发展,成为了所有包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增强包装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视角看,必须重视加强和改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装企业要在管理创新中持续发展,应主要立足企业自身,着力解决好导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落后环节上的主要问题。关键词:包装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核心能力管理包装企业发展现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印刷包装业属于高利润的行业。近几年来随着行业的迅速扩张,企业之间的竞争曰益加剧,导致企业相互之间互相压价,印刷包装已经由原来的暴利时代走向了微利时代。2001年我国包装印刷业工业总产值约560亿元,而2002年同比增长了12%左右,达到630亿元。2002年包装工业总产值为2500亿元,2010年已突破12000亿元,8年增长了近5倍。印刷机械行业42家骨干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从2000年以来不断攀升,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6.8%以上,所以说包装印刷业确实是呈快速发展的“朝阳工业”。20多年来,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的数量几乎增长了近10倍,大量企业的加盟,加速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竞争既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人才培训、经营管理、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又大幅降低了包装印刷利润率。从印刷工价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原来每色工价约30—40元,而现在一般在25元左右,低的甚至已降到15元左右。据业内行家分析,15元的工价已是无利可图,应该是属于亏本经营。这种恶性低价竞争,很可能会蕴含着以次充好、偷税漏税、地方保护等不公平竞争因素在内。因此说这种竞争是十分残酷的,也是无序的。它必然会损害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利益,最终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迅速扩展,即使正常的竞争也足以把包装印刷业推入一个低利或微利时代。据包装印刷业比较发达的浙江省提供的有关方面对省内75家包装企业的调查,75家企业中亏损企业有12家,占16%,亏损额合计为546万元,占75家企业利润总额2.71亿元的2%左右;75家企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为9%左右。中国包装企业依赖的是低价资源获取竞争力,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低成本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如今这一切正在迅速远去,微利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对于更早时期的中国企业,由于面对的是没有开放的市场、短缺经济的时代以及随后的垄断和特权的时代,如双轨制、批文经济、行政垄断等,根本感觉不到微利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初级工业品的加工中心,对能源、矿产的需求分强劲,引发基础原料的迅速涨价,而中国的土地再难以承受污染的压力,微利时代随之而来。包装产业是加工服务型企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大,原料成本又占据了包装产品的主要成本,因此包装企业极难承受原料涨价的压力。另一方面,终端客户对包装成本一直采取加压的态度,使得包装企业两头受压。对于包装产业内部而言,门槛低,进入容易,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没有成熟品牌,互相压价、恶性竞争,更是陷于微利之中难以自拔。如何在微利时代中生存并发展,成为现今包装企业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人力资源对包装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认识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代表,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水平式生产力水平的反映。知识经济时代,谁赢得了智力谁就是胜利者,智力就是人的创造力、人的聪明才智,就是人力资源——发达国家甚至称之为“人力资本”。一个组织离开了人力资源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一切都成为空谈。所以,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包装行业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无外乎提升其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而技术或者能力的载体是人力,多以,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加强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才是最有效的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战略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的充分发挥,包括获取功能,即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认企业的工作要求及员工数量等条件,从而进行规划、招聘、选拔与委派;整合功能,即通过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技能培训,对已有的员工进行有效整合,并致力于从事员工的潜能开发,从而达到动态优化配置的目的;保持功能,即通过一系列薪酬、考核、晋升等管理活动,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