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异质性问题的解决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使这些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互操作性,并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的一种粘合剂,它营造了一种“生存空间”——任何厂商的任何产品、以及任何技术只要遵守这个空间的行为规则,就能够在其中生存并发展。网络体系结构解决异质性问题采用的是分层方法。——把复杂的网络互联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上予以解决。层次结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1.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分层与功能)2.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3.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则?(协议)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把网络操作分成复杂性较低的单元,结构清晰,易于实现和维护定义并提供了具有兼容性的标准接口使设计人员能专心设计和开发所关心的功能模块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么服务—黑箱方法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区域的网络,因此每个区域的网络可单独升级或改造网络体系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讯〕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语义+语法+规则)不同层具有各自不同的协议。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协议作用在对等实体之间。接口:相邻两层之间交互的界面,定义相邻两层之间的操作及下层对上层的服务。效力:某一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通过接口提供给其相邻上层。3.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对等通信的实质OSI参考模型禁止不同主机的对等层之间的直接通信。(想一想,为什么?)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相邻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的对应层通信。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Serviceuser;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Serviceprovider。以不同国籍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为例。(见下页图)“你好”P3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DataUnit)。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网络层——分组〔数据报)(Packet)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物理层——比特〔Bit)数据封装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首先必须打包,打包的过程成为封装。封装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都要依靠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为了提供服务,下层把上层的PDU作为本层的数据封装,然后加入本层的头部〔和尾部)。头部中含有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这样,数据自上而下递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封装的过程。到达目的地后自下而上递交的过程就是不断拆封的过程。由此可知,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数据,其外面实际上被包封了多层“信封”。但是,某一层只能识别由对等层封装的“信封”,而对于被封装在“信封〞内部的数据仅仅是拆封后将其提交给上层,本层不作任何处理。数据TCP头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3.3OSI各层功能概述第6层:表示层(Presentation)处理被传送数据的表示问题,即信息的语法和语义。如有必要,使用一种通用的数据表示格式在多种数据表示格式之间进行转换。例如:在日期、货币、数值〔特别是浮点数〕等本地数据表示格式与标准数据表示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数据的加解密、紧缩/解压缩等第5层:会话层(Session)建立、管理和中止不同机器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完成一项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的信息交换。同步〔解决失败后从哪里重新开始)设置检查点——会话失败后,恢复到最后一个检查点处,而不用从头开始。例如:数据送到打印服务器上打印。接收的数据已被确认,但打印机出现故障。这时没必要再从头开始打印,只要在每页开始处设置检查点,打印出错时只需重传最后一个检查点以后的页面。活动管理,保证活动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活动:相对独立的一组相关操作。例如:一次会话传送多个文件,其中每一个文件的传送为一个活动。第4层:传输层(Transport)为源端主机到目的端主机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屏蔽各类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上层不受通信子网技术变化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段并组装成报文流;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和“无连接”(数据报〕两种服务;传输差错校验与恢复;信息流控制,防止数据传输过载。数据报与虚电路的概念数据报:无连接的服务;虚电路:面向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每个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传送特征:不需要连接,也无需确认完整的网络地址〔源和目的)——信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