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未来,已来!未来,已来!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寿辰时,直隶总督袁世凯特地从美利坚进口一辆洋车,作为寿礼敬献给慈禧。据说,这个洋玩意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兰克兄弟俩设计,并采用手工方法制作而成的,取名为“图利亚”。慈禧生日那一天,在紫禁城太和殿检阅了贡品。当她听说这辆洋车不要马拉就能跑,感到很奇怪,立即口谕在场的德国司机开车。德国司机爬上车,踩响马达,洋车真的轰隆隆地跑了起来。慈禧看了喜不自胜,高兴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德国司机说:“它不吃草,烧的是油。”慈禧没有听懂,吩咐太监李莲英端出珠宝,赏赐了袁世凯和开车的洋司机。慈禧对洋司机着实有些不放心。可是在当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于是,便让李莲英招纳学开汽车的人,当时有许多人应试。最后,京郊哈德门一位名叫孙富龄的人很快学会了开车,成为慈禧十分赏识的御驾司机。慈禧处理朝政之余喜欢游山玩水,经常乘坐她的豪华大轿和马车去西山、八达岭等地游玩。她第一次乘坐汽车去颐和园游览,当汽车驶出紫禁城后,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竟成了她现在的司机,不但与她平起平坐,而且还坐在了她的前面,这让她觉得很没面子,便责令其跪着开车。老佛爷的话谁敢不从?这位孙车夫只好跪着开车,但他的手又不能代替脚去踩油门和刹车,所以路上险象环生,差点酿成大祸。这可吓坏了当时的王公大臣,他们纷纷乞求老佛爷不要冒这个险,同时因为车辆噪音极大,乘坐也远不如轿子和马车舒适,无奈之下,慈禧不得不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从此这辆老爷车被彻底“打入冷宫”,但也因此,这辆车能完好地保存在颐和园的德和园至今。大家都会认为慈禧太保守、搞笑。在笑话古人时,没想到时下的人或者自己也像当年的老佛爷一样保守愚蠢。但凡有过在大型公司工作经历的人都体会过为上级领导准备汇报材料的用心、用功和耗时、耗力。为了应对对上级重要的汇报,通常要倾部门之力,全力工作两个星期以上。从效果上看,所有的汇报都会扭曲信息,因为汇报的人首先要揣测听汇报的上级领导想听什么,自己汇报什么才最有利,汇报机制实际上形成一种博弈。听汇报人和汇报人各有不同的策略,从《韩非子》系统研究君臣博弈策略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变化仅仅是言辞和文本换成了幻灯片而已。其实,上述活动完全可以被动一动鼠标轻易取代。公司网络、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想要了解详情,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作者详聊,情况既真实又简明,远好于汇报的传统方法。稍微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公司之间的交易,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商品交易会、各种展览、产品发布会仍然兴旺。如果理性地分析,从信息需求的一方和信息传播的一方来看,采用网络的方式显然更有效。一个人把参观展览的时间用于网上获取信息,可能强于现场参观十倍。有了电报之后,人们很快就不再飞马送信。网络对社会的改变没有这么快、这么直接。尽管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毛孔,在公司的组织运作中,人们仍然采用过去的工具打现代化的战争。因为理解“信息”这个词比电报之于飞马要复杂一些,人们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绕过这个弯。当然,传统的信息传递机制涉及一些较为隐秘的人性因素,如领导听现场汇报更有感觉,更体现统御――服从的生物本性,就像慈禧愿意乘坐16抬大轿一样。现场的发布会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一些“能量”,引起关注和报道。但是,长期地看,这些小的阻滞因素一定会输给优势明显的技术性因素,慈禧要是再活若干年,也会乘坐轿车、火车。寻找未来的线索未来公司会是什么样?这并不是一个漫无边际的头脑风暴式问题,而是一个有迹可循的问题。“信息”是每个人都知道却不能全面理解的词汇,未来所有的改变必将围绕着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展开。三十多前的1980年代,预测未来的书盛行。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是其中的一本力作。所谓第三次浪潮指的是人类从蒙昧动物社会走出后发生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农业社会,第二次是工作革命,第三次则是信息革命。1980年代的计算机远未走进千家万户,应用也非常有限。那时的未来学家就先知先觉地看到了信息对社会的意义。阿尔文?托夫勒充满激情地写道:“电脑是人类最奇妙,最不安的成就,因为它提高了我们心灵的力量,正如同第二次浪潮提高了我们肌肉的力量一样。我们并不知道心灵会将人带向何方。”托夫勒预测了家庭办公、小批量生产、像白蚁搭建蚁穴一样的进化式的思考方式,这些预测只是部分地命中了真实。托夫勒总的思想是对的――电脑将对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电脑究竟能干啥?”这个问题从电脑诞生那天起就存在,至今仍然没有较为清晰的答案,就像丘吉尔所说:“我确信,我们都是虫子。”意思是无知的,缺乏远见的。我发现人们预测未来、应对现实能力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