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刑法 / 文档详情
方鹏刑法讲义因果关系论与客观归责论学习教案.pptx 立即下载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82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方鹏刑法讲义因果关系论与客观归责论学习教案.pptx

方鹏刑法讲义因果关系论与客观归责论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刑法(xíngfǎ)因果关系概述二、事实(shìshí)因果和法律因果(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1、定义指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jiēguǒ)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归责的客观条件(客观归责论)罪责自负,排除株连(1)行为与结果(jiēguǒ)之间的关联(2)法定的关联(规范因果)(3)客观上归责基础2、刑法因果之作用(1)结果(jiēguǒ)犯与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犯罪(结果(jiēguǒ)犯*),成立既遂(结果(jiēguǒ)犯**)(2)结果(jiēguǒ)加重犯与因果关系是否适用加重刑(3)共犯与因果关系共犯人是否对结果(jiēguǒ)负责三、认定(rèndìng)因果关系的理论和学说条件(tiáojiàn)说基本公式3、相当因果关系说:条件说+相当性“相当性”是指该行为产生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异常(yìcháng)的(社会一般人的生活经验)(1)客观说:以行为时的一切客观事实作为基础;(2)主观说:以行为人认识到或可能认识到的事实为基础;(3)折中说:以社会一般人能认识到的或行为人特别认识到的事实为基础(一般人生活经验+行为人特别认识)A、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造成结果的可能性很大B、造成结果并不出乎一般人的意外绑匪绑架致人质被警察误杀案四、因果关系的形式(xíngshì)五、因果关系的实务认定(rèndìng)(补充规则和特殊形式)经验法则之一:介入原因与启动因果行为之间的独立关系Vs.依附关系经验法则之二:介入因素为轻微过失,一般不中断因果经验法则之三:行为人致被害人重伤后又将其置于危险境地(jìngdì),一般认为有因果(四)择一的竞合(同时犯因果关系)A1RA2(五)重叠的因果关系A1+A2R(六)不作为的因果关系(七)疫学因果关系及环境犯罪证明某种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理论(1)该因子在发病的一定期间之前起作用(2)该因子的作用程度越明显,患病率就越高(3)该因子的分布(fēnbù)消长与流行病学观察记载的流行特征并不矛盾(4)该因子作为原因起作用,与生物学并不矛盾2008/2/5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zuìhòu)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答案:BCD2007/2/1.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yīyuàn),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yīyuàn)。20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答案:B2006/2/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sǐwáng)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sǐwáng),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sǐwáng)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sǐwáng)。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sǐwáng)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sǐwáng),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s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方鹏刑法讲义因果关系论与客观归责论学习教案

文档大小:28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