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商隐诗歌的叙事性李商隐的诗,单看诗题就能感受到浓烈的叙事意味。如: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细赠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这些较长的诗题都很完整,包含着极强的叙事因子,如作诗的地点、时间、原由、主人公等,在没有自注和小序的情况下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另外,玉溪生诗集中一些较短的诗题中也体现出了强烈的叙事性,如重过圣女祠夜雨寄北花下醉等。特别是柳枝五首这一组诗,虽诗题平平,但其小序却类似于一篇人物小传,生动精练。叙事因子在李商隐的诗作中俯拾皆是,根据叙事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政治性叙事诗。以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为代表;二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叙事诗,以骄儿诗韩碑为代表;三是怀古叙事诗,以贾生等为代表;四是即兴抒怀叙事诗,以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正月十五夜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为代表。一、政治性叙事诗李商隐是对国家命运和政治抱有极大关怀的晚唐诗人,在他共计六百首左右的诗中,各类政治诗不下百首,所占比例极大。这些政治诗包括直接反映现实的篇章和以古鉴今、托古讽今的咏史诗,以及少数词意隐晦、难以指实,但大体上可以肯定是针对现实政治而发的诗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借鉴了杜甫的诗史手法描绘出的一幅荒凉残破的社会画卷。诗的开头两句“蛇年建丑月,我自梁还秦”交代了时间和事由,即开成二年(837年)十二月自梁还秦途中的所见所闻。李商隐此行的目的是将恩师令狐楚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李商隐在长安西郊眼见十室九空、荒凉破败的凄苦景象,联系到王朝盛衰,心中有感,于是写下了这首体式磅礴的长诗。诗中既从纵向追溯了唐王朝衰落的历史过程,又有对各种社会危机的横向解剖。此诗以甘露之变发生的次年,李商隐创作了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作品,抨击了宦官乱政、滥杀无辜的政治现象,对唐王朝的命运深感忧虑。值得注意的是,创作有感二首时,李商隐尚未中进士,未踏入官场就创作出了这样正气浩然的诗篇,也体现出他过人的胆识和独立高尚的人格。二、刻画人物形象的叙事诗骄儿诗作于唐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当时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四岁,饱经风霜的李商隐也已步入不惑之年。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全部融汇于诗中,感情饱满真挚。诗作开篇写到“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首先从整体上勾画出了衮师“美秀”的特征。接下来,选取了一些生动的生活切片,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刻画出了衮师丰富的性格特征。如“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一句借孩子们玩闹的场景,勾画出了衮师的活泼可爱;“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一句描绘出了衮师的谦逊有礼;再如“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一句则生动地刻画出衮师的顽皮淘气;“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一句则勾勒了衮师的认真好学。诗作的前半段在三、怀古叙事诗怀古叙事诗是感怀历史的一类诗歌。这类诗不仅要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我们将这几句话与贾生当中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相对照,便可看出李商隐对于历史的忠实。从艺术角度讲,“可怜”一词精准地表达出了四、即兴抒怀叙事诗李商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即兴抒怀的叙事诗,在开篇时已列举了一些诗题。这类诗题都较长且信息丰富,类似于日记。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一诗,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以及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均定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夏历七月作。崇让宅是诗人岳父王茂元(时任忠武军节度使、陈许观察使)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此时诗人仕途受挫,暂住岳父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恨悲情。作品的前半部分是叙事,借初秋崇让宅的景象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了极好的铺垫。诗人将“比”“兴”这两种手法糅合在一起,用环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风露塘竹,触动悲情;红荷离披,天各一方;客中苦酒,声声悲叹;寒夜孤灯,凄惋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