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中医/养生 / 文档详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pdf 立即下载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pdf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1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10.阴阳偏胜:即阴偏盛、阳偏盛;“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实热证”;“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实寒证”。11.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12.实热证:高热、烦躁、面赤、口干唇燥、舌红少津,脉数;13.实寒证:面白形寒,畏寒肢冷;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活沉紧;14.虚寒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卷卧、自汗、脉微;15.虚热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16.阴阳偏胜治疗原则:原则“实则泻之”;方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7.阴阳偏衰治疗原则:原则“虚则补之”;方法:“虚热证,阳病治阴”。“虚寒证,阴病治阳”。18.药物阴阳属性:阴(寒、凉、酸、苦、咸、沉、降);阳(热、温、辛、甘、升、浮)1.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2.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生理变化)3.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病理变化)4.五行相悔: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5.五行相生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2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6.五行相克治则:“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特点: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1)精的基本概念: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精概念的范畴: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3)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1.气的概念: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2.气的生成:跟脾、肺、肾脏腑有关;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3.气与相关脏腑: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相关;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4.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5.脏腑之气: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肝气升发、肺气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6.气机失调: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7.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8.气化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9.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温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文档大小:2.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