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参加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如何准备一个主题班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日常文明礼仪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为班集体增光添彩。二、活动过程:主持人甲:我代表高一、1班45名同学欢迎各位来宾的`光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小水滴,来自四面八方,一个“缘”字让我们聚集进了高一、1班这条美丽的河流中,我们要齐心协力让这条河流长流不息,闪亮动人。下面我宣布高一、1班《我爱我的班级》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下面请听给大家带来的诗朗诵:《我们的高一1班》下面请听等同学带来的心声《我爱我的班级》下面我们进入紧张激烈的文明礼仪和专业知识竞猜活动。由陈汉林主持这个环节宣布规则:1、活动分为四组,每组两个人。2、一人背对屏幕,一人根据屏幕上的内容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进行描述,直至猜对为止。3、在描述过程中不得出现屏幕上的字,否则示为无效。4、每组内容限制在一分钟之内完成,猜多者获胜。5、在活动中其他同学应保持安静,不准提示。6、记时员应严格控制时间下面我宣布高一、1班《我爱我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各位老师。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2一、班会背景: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确立理想、立志成才,对以后的人生走向有重要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确立目标,做有理想的人。二、班会目的:1、通过讲故事、演讲等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理想的热情;2、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理想,早日确立学习目标,努力学习,积极向上;3、通过活动,让学生清醒地对自己有定位,确立目标,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扬起理想风帆,到达成功彼岸。三、班会准备:1、选择组织能力较强的男、女同学各一名担任主持人,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2、选择讲故事能力较强的同学讲故事,并准备好故事内容: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课后排练;3、演讲选手的挑选和排练;4、小品演员的挑选和排练;5、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6、“我的理想”卡片收集准备,组织学生准备卡片,写上自己的`奋斗目标,准备在活动中分享、交流;7、音乐、多媒体的准备。四、班会流程:1、主持人开场引入主题;2、同学讲故事,谈理想(结合故事内容,用多媒体展示主人公相关生活照片);同学演讲,谈理想(背景音乐:纯音乐);3、小品剧《我的未来不是梦》的表演;4、名言警句畅谈环节;5、“我的理想”交流分享环节;6、主持人总结,宣布班会结束(背景音乐:明天会更好)。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3一、时间:20xx年xx月xx日二、地点:xxx教室三、班会主题:新的起点四、班会背景:开学两个月以来,学生初步感受到了高中生活的紧张和快节奏,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生活表现出不适应,但每一个学生都不愿意在这样一个新的开始就掉队,同学们都很努力,班级已经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可是考到我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他们身上的习惯非常不好,所以特别需要老师的指导。五、班会目的:1、通过“新的起点”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高中第一步要迈在严守规范、高效率学习、融入集体这三点上,同时使学生能初步认识自身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为高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2、通过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深刻理解高中生活“开头难”,而解决开头难的金钥匙是“开头严”无论是在规范做人、学习、还是在融入集体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3、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理解高中生活的新起点同时也是人生的新起点,要好好把握;六、班会准备:1、组织学生学习《教育管理手册》、《中学生道德操行手册》,据此由全班制定班规,讨论通过。2、第一次月考之后每一个学生与家长一起对试卷进行了分析;组织班中本次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总结自己两月来的学习方法。3、请全班学生参与,每人以“新的起点”为题,完成一件作品与全班同学共勉。4、通过竞选产生新的班委会,由新班委通过与全班同学讨论通过新的规章制度;由团支部准备向全班同学寄语。七、班会过程:1、主持人致词,班会开始2、班委会发言(生活委员、科代表、团支部、体育委员)3、学习方法、经验、教训交流4、学生代表发言,展示“新的起点”作品,与全班共勉5、值日班主任发言6、班主任发言7、宣誓八、关于主题班会“新的起点”的总结首先,从班会背景和设计看,高一的德育主题应以“适应”为支点,为同学从初中到高中“转弯”“爬坡”的心理适应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开学两个月以来,我所带普通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高中生活的紧张和快节奏,绝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生活表现出不适应:由于对高中缺乏充足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