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园林工程 / 文档详情
借景_中国_园冶_1634_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艺术实践.pdf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借景_中国_园冶_1634_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艺术实践.pdf

借景_中国_园冶_1634_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艺术实践.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期主题T园opi林co借景——中国《园冶》(1634)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艺术实践史fT研hi究sBorrowingtheLandscapeIssue——TheoryinChina'sYuanYe(1634)andPracticeinJapaneseGardenArtoftheSeventeenthCentury:LAHisto(荷兰)崴比·奎台特撰文陈晓彤译杨蓬英校ryRe(Netherlands)WybeKuitert,TranslatedbyCHENXiao-tong,ProofreadingbyYANGPeng-yingsearch摘要:借景作为一种设计策略最早出现在日本某些17世纪的庭院营建中。就在这些庭院营造前,关于造园的《园冶》一书在中国面世了。从历史上看造园实践和理论同时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事件。在中国和日本都对以同样的方式来认识自然界,并通过人的创造力来完善它有十足的兴趣。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知识精英彼此有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彼此对自然式景观都怀有极大的兴趣,并且知道如何通过借景来激发我们的愉悦情感。关键词:风景园林;借景;《园冶》;计成;圆通寺;修学院;慈光院;后水尾天皇;隐元(隆琦)文章编号:1000-6664(2008)06-0001-06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7-04-12;修回日期:2008-05-12Abstract:BorrowedsceneryasadesignstrategyisforthefirsttimeseeninJapan'shistoryinsomegardensofthe17thcentury.Shortlybeforethesegardensweremade,thegardenbookYuanYeappearedinChina.Itcanbenocoincidencethatpracticeandtheoryappearalmostatthesametimeinhistory.InChinaandinJapantherewasaclearinterestinthesamewayofunderstandingthenaturalworld——andinman'screativeenergytoimproveit.TheliteraryelitesinbothChinaandJapanwereinclosecontact,bothhadagreatinterestinnaturallandscapeandknewhowtoinvigorateourenjoymentthroughborrowingthescenery.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shakkei(borrowinglandscape);YuanYe;JiCheng;Entsu-ji;Shugaku-in;Jiko-in;EmperorGoMizunoo;Yinyuan(Longqi)我们发现日本历史上一些与开阔的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的庭院往往与在旅行中,他看到了中国的自然风景并最终将其所见与他的学识以及经“shakkei”(日语,借景)有关。它们富有成效的视觉构图常常被视作是一种验融合成一系列联贯性的造园理论,计成对风景具有基本的认识,并对庭院构图、场景构图技巧的成功,就像是一幅绘画作品而引起人们的讨论。造园有丰富的经验,而最为重要的是,他有知识分子的雄心并以文人的从此“shakkei”(借景)便成为一种由前景和背景构成的视觉透视窍门,在英知觉和敏感来探索和理解自然。计成的这种综合素质使他在造园艺术上语中人们称它为“借来的风景”或“借来的景色”。享有极高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只把《园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理解,令人吃惊的是这些为数稀少的庭院与后水尾天皇全盛时期(约也不能只当作枯燥理论来看它。我们必须清楚那些只能在自然景观中找1640—1680年)的沙龙有密切的关联。此类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庭院包到的地形式实景,并领会所需的实际工程经验,才能将实景变成庭院。研含着比简单的视觉构图技巧更丰富的内涵。为寻求隐藏在其背后的内究庭院和了解如何孕育出造园的构思,能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这本著涵,笔者转向对建立了“借景理论的”中国文献《园冶》的研究。作为出版作。物,《园冶》出现于1634年,而且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谈论借景的文献。比在《园冶》开篇的《兴造论》中,我们发现了关于建造理论的深刻论较17世纪日本人的造园与《园冶》里的理论,使我们更能理解当时日本述。这部分强调的是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庭院设计师而不是雇主或造庭院是如何构思的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借景_中国_园冶_1634_理论与17世纪日本造园艺术实践

文档大小: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