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基础理论考纲直击本章预计分值:10~15分章节预计分值重点提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0~1辨证论治第二节阴阳学说1~3阴阳的属性、阴阳的相互关系第三节五行学说1~3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脏的生理功能第四节藏象1~3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六腑的生理功能奇恒之腑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3气、血、津液的生成、分类、功能第六节经络0~1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第七节体质0~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第八节病因2~3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第九节发病与病机1~2各种发病的病机第十节预防与康复0~1预防和康复的原则、常用的康复疗法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考点精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主宰是心。配合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学习中医学宜从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2.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结构和物质基础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结合与统一。3.物质与功能一体观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与其相关的生理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协调统一。(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也可称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的整体关系,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适应调节,病理上的内外影响,诊断上的内外审查。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因素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人也在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与协调平衡。二、辨证论治(一)辨证与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论治:也称“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二)症、证、病症、证、病的区别见表1-1。表1-1症、证、病的区别名范围内容举例称个别现鼻塞流涕、嗳气、肢冷、脘腹痞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象满某一阶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肾阴虚、风寒犯肺、肝胃不和、证段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痰火扰心、气滞血瘀完整的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厌食、痹证、淋证、感冒、鼻渊、病全过程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积滞(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也称“证异治异”。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也称“证同治同”(表1-2)。表1-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论“病”“证”“治”治同病异同一种疾病病机不同治法不同治同病异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分为风寒感冒,采用辛温解表的治法;风热感冒,感冒治举例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采用辛凉解表的治法异病同不同的疾病病机相同治法相同治异病同胃下垂和子疾病发生的部位不同,属于胃下垂和子宫脱垂都属于中气下陷的病证,均治举例宫脱垂不同的疾病可以采用补中益气的治法进行治疗独家记忆近三年考试的侧重点都在考证和病的区别上。区分“病”“证”“症”的一般规律如下:1.病:医师对患者所患疾病最后的性质定位。第三章的所有疾病的病名均属于“病”的范畴,比如感冒、喘证、胸痹、消渴、癃闭、痛经、痤疮、厌食、鼻渊等。2.证:一般涉及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五脏六腑、六淫,气、血、津液等元素。同样,第三章每个疾病下所含的证候均属于“证”的范畴,比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3.症:患者自身感受到的异常感觉。“病”和“证”都是由症状组成。4.咳嗽、眩晕、头痛等属于特殊情况,既属于“病”,又属于“症”。例题解析【例·最佳选择题】根据中医理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属于“证”的是A.胸痹B.鼻流浊涕C.气虚血瘀D.腰膝酸痛E.乳房胀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胸痹是病,鼻流浊涕、腰膝酸痛、乳房胀痛是症。【例·最佳选择题】根据中医理论,“病”“证”“症”的概念不同,下列表述属于“病”的是A.呃逆B.便溏C.厌食D.腹胀E.嗳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BDE都是症,C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