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WIMAX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学生姓名谷伟学号0771012指导教师冯友宏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职称讲师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意义:WiMAX全称为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的另一个名字是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WiMAX将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则将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将会越来越高。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不仅在北美、欧洲迅猛发展,而且这股热浪已经推进到亚洲。WiMAX又称为802·16无线城域网,是又一种为企业和家庭用户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无线连接方案。因在数据通信领域的高覆盖范围(可以覆盖25~30英里的范围),以及对3G可能构成的威胁,使WiMAX在最近一段时间备受业界关注。该技术以IEEE802.16的系列宽频无线标准为基础。一如当年对提升802.11使用率有功的Wi-Fi联盟,WiMAX也成立了论坛,将提高大众对宽频潜力的认识,并力促供应商解决设备兼容问题,借此加速WiMAX技术的使用率,让WiMAX技术成为业界使用IEEE802.16系列宽频无线设备的标准。虽然WiMAX无法另辟新的市场(目前市面已有多种宽频无在线网方式),但是有助于统一技术的规范,有了标准化的规范,就可以以量制价,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增长率。短期而言(2004年),WiMAX论坛将在年底之前,着手开发认证流程,为最后一步的产品测试预作准备。2005年左右,大型供应商将推出拥有WiMAX认证的产品,多数产品的频率不超过11GHz.长期而言,WiMAX将进步到可以支持最后一哩,回程、私人企业应用。2006/07年左右,WiMAX解决方案将内建于笔记本电脑,可直接进行客户端发送,递送真正的便携式无线宽频,不需外接的客户端设备(CPE)。研究状况:国外WiMAX发展继固定WiMAX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大规模商用之后,2006年移动WiMAX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MobileWiMAX商用牌照的国家。韩国KT和SKT宣布正式开始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移动WiMAX商用网络。三星作为移动WIMAX技术的领先者,从2003年开始和韩国电信研究院合作开发WiBro技术,2004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移动WIMAX系统设备和一些终端,2005年开始移动WIMAX商用试验,到2006年三星和韩国运营商KT、SKT开始世界上第一个移动WIMAX商用。目前三星已经与世界各地多个运营商合作开展移动WIMAX项目,在亚洲主要是韩国KT、SKT、日本KDDI公司。在美洲是Sprint-Nextel公司和巴西TVA公司。目前实验性的网络部署正在至少13个亚太国家或地区展开。目前全球得到WiMAX许可的企业已达到721家,北美最多,共有394家。WiMAX试验项目全球已经有150个,2006年在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共有24个网络进入商用阶段。WiMAX在中国进入2006年,宽带无线技术继续大步前进,海外宽带无线技术趋于成熟和商用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为中国WiMAX市场的启动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理由。其实WiMAX市场前景的好坏,主要取决运营商的态度和取向,只有运营商行动起来,WiMAX才会进入规模商用。然而WiMAX在中国的前景并不明朗。国内运营商目前对WiMAX采取的还是谨慎乐观的态度。对于运营商而言,在国内部署WiMAX无线接入的商用网络,还存在两个重要的困扰:频率和成本。目前国内的WiMAX频率资源尚不明朗。除了希望能在适合移动性能的3GHz频段以下得到频率资源外,WiMAX论坛还希望能在全球得到统一的频率资源。所以目前整个业内都致力于实现WiMAX频段的统一化,最起码形成几个有限的选择,以避免出现传统无线宽带市场各种频谱、各样结构充斥的局面,从而影响WiMAX应用的普及。对于MobileWiMAX,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使用2.5GHz频段,也有极少部分地区使用3.5GHz频段,但是3.5GHz频段不能很好地发挥MobileWiMAX的特性,特别是在移动性能上会大打折扣。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意向使用哪个频段,这也是WiMAX全国组网所遇到的困难之一。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当前的无线技术比较3G主流技术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已经开通3G网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