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咏史(yǒnɡshǐ)怀古诗概述二、咏史怀古诗的主题(zhǔtí)归纳<一>怀人伤己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réndào)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同病相怜(tóngbìngxiānglián)型<二>怀古(huáigǔ)伤今1、昔盛今衰型2、物是人非(wùshìrénfēi)型<三>理性(lǐxìng)反思怀古诗(gǔshī)常见的思想内容三、写作方法:1、对比。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wúyuè)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并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淫生活的嘲讽。2、融情入景。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不着痕迹。如杜甫《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túrán)”。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túrán)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3、拟人。以物作证,这个物都是具有永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jiànzhèng)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jiànzhèng)人。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jiànzhèng)人出现的。4、讽刺。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yóuyú)诗人的人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式,多显含蓄。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诗不明白说唐玄宗荒淫好色,贵妃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对比,“妃子笑”易使人联想到周幽王为博妃子笑而亡国的故事。这样不用直抒己见而写作用意自明,且含蓄,耐人寻味。5、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jiègǔfěngjīn)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6、虚实。古诗常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构更紧凑,想象就是(jiùshì)虚的一种。如姜夔的《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表楼梦好,难赋深情。”“杜郎”两句,是想象当年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佳句的杜牧,如今要是再来,面对荒凉破败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情。四、咏史诗的鉴赏(jiànshǎng)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