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金融资料 / 文档详情
7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挑战和应对.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小新****ou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7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挑战和应对.docx

7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挑战和应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挑战和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也步入新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普惠金融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深化改革创新中让普惠金融更好地普及全体人民、惠及所有群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普惠金融发展成就显著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区别于一般金融体系的关键是“普”和“惠”:“普”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惠”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成本的可负担性。普惠金融,重点是“普”,核心在“惠”,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普”的“惠”和没有“惠”的“普”都不是真正完全意义的“普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进入新时代以来,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持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蓄势待发。特别是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首个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普惠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1.76万亿,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1545万户,涉农贷款余额接近32万亿,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乡镇覆盖率和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都超过90%,农业保险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村级覆盖率超过50%。与此同时,各地区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普惠金融试点,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实践验证。如XX市积极探索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XX省XX县区展开了全国首个县级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试点,XX省开展全国首个省级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XX省XX县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普惠金融的探索实践如火如荼,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二、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显著。当前,普惠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显著,普惠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制约着普惠金融深度与广度的推进。一是我国人口和企业数量众多,受空间性排斥、机会性排斥和价格性排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普惠金融服务面临供给渠道有限、普惠性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服务人性化缺乏等问题,普惠金融供给总体不充分。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普惠金融需求层次的提升,普惠金融供给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对接产业化、市场化需求以“升级”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面临重大考验;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面临金融服务不足和融资障碍,条件困难的偏远地区、初创小微企业、低收入农户、深度贫困人群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差,部分领域成本过高、期限过短、流程过长,难以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金融服务深度和质量亟待提升,普惠金融在内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二)平衡发展与风险的矛盾突出。由于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弱势群体发展基础相对较差,信用信息不对称和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缺信息、缺信用、缺担保,融资活动呈现出明显的低收益、高风险特征,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难度较大。金融机构一方面要面对这些普惠重点领域服务对象点多面广而涉及的金额小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必须兼顾其价格承受能力,如何平衡好发展与风险问题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提高利率覆盖成本会带来融资贵问题,压低利率则可能使融资难问题抬头。其次,普惠金融的受众往往分布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银行网点缺少甚至无网点的农村和边远地区,银行要投入更多的网点成本和服务成本,增加的收益无法覆盖成本也势必增大运营风险。另外,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为降低成本、防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多头授信、欺诈等乱象以及信息技术安全等风险隐患。(三)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有效。首先,部分金融机构过于强调和追求商业利益,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不强,发展普惠金融的动力不足。其次,一些金融机构对于要求非常明确的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措施不能积极有效落实,如监管机构出台有“提高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制度”,但一些基层银行不能有效落实,影响了基层信贷员放贷的积极性。最后,一些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激励机制缺失,如对普惠金融业务在单独核算、资源配置、信贷人员、考核机制等方面缺少专门政策,部分县域银行业机构普遍缺乏产品创新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7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挑战和应对

文档大小: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