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乙己》教案《孔乙己》教案15篇【精选】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乙己》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孔乙己》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默读课文,梳理主要故事情节。2、勾画描写句,分析人物,品读句子表现效果。3、提炼主题,探究死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品读句子教学难点:提炼主题,探究死因,体会情感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激趣从《范进中举》进入学习,范进是活悲剧,但他起码还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旧社会等级森严的考试制度下,比他更可悲的人(半个秀才都捞不到)的大有人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和他笔下的《孔乙己》。二、学前检测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部分。3、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__。默读、通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课后生字词注音(点生上台)2、划出课文中带笑的句子(读出来)3、谁为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如果请组一个带笑字的词来形容这些笑声,你会组哪些词?4、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含义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的地位:孔乙己的结局:你发现什么规律?(孔乙己身上体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特质,他是一个很有用意思的人)(1)穿长衫却在柜台站着喝酒。(2)给孩子分豆,却又说不多也。(3)明明每次去都被人嘲笑,却每次都要“据理力争”不许取笑。(4)明明身无分文,喝酒却从不赊账。(5)结局:大约的确。5、在笑声里,鲁迅写了关于孔乙己的哪些事儿,请你帮我归纳一下。(1)偷书为窃书;(2)奚落考试不中;(3)教我认茴字;(4)给孩子分豆;(5)断腿买酒。四、读懂课文,分析人物1、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用信息?2、鲁迅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孔乙己出场,连一个被掌柜责罚的小伙计都敢笑他,说明了什么?3、合作探究:孔乙己除了地位低下以外,还具备了哪些性格特点?请你找出你认为最生动传神描写句子加以品读。(点拨:既可怜,又可悲,还可恨)五、读深课文,提炼主题最终孔乙己消失于众人的笑声中,你觉得是什么害了他?请你帮忙分析悲剧的原因:(1-5小组分析个人原因,6-10组分析社会原因)格式:孔乙己的沉沦源于______因为______(社会:看客心态,麻木不仁,唯利是图;个人:不学无术,不知变通,死要面子)从深层次讲,你觉得是什么促使孔乙己这个人身上产生了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性?(社会边缘人阶层,高不成低不就,融不进”圈子”)六、读透课文,领悟感情1、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者借小伙计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结局?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大约指的是,的确指的是)2、学完课文,结合文章内容,你觉得深究孔乙己到底死没死,对鲁迅来说重要吗?因为不管他肉体是否还存不存在,他的'什么已经死亡了?3、对于孔乙己精神的死亡,你觉得起决定性因素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七、小结全文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目光,精准的文字,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下中国人“独特”的社会国民性,和被封建教育制度下所残害的类似孔乙己这样一大批屡试不第的社会边缘人阶层。八、补充作业,情感延伸以《孔乙己走出酒店之后》为题,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本文。《孔乙己》教案2教学目的:一、认识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鲁迅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二、理解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中的作用。学习本文遣词造句的简炼、精确。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难点:对孔乙己人物性格的理解。教学时数:三教时。第一教时一、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得到明确的回答。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道理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悲剧,往往令人泪下,然而,读了孔乙己的悲剧,眼泪往往向肚里流,心里有隐隐作痛之感。这又是为什么呢?学习之后我们可得到回答。这篇文章是举世闻名的著作,情深、意深、含蓄、深沉,必须认真阅读,积极思索,好好领会。二、检查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