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旅游景区年度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市、县林业局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景区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大县、旅游休闲名县、资源循环强县”的总体战略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以“***景区深度开发”为主线,全年景区建设完成投资5000万元,为响应市委、市政府“***人免费游***”的活动宗旨,今年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以来共接待游客28.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类收入1.5亿元。回顾2018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公园管理力量得到加强1.重新调整管委会机构。根据景区开发建设的需要,经县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拟重新调整景区管委会班子,以充实景区管委会办公人员,直接参与景区开发管理工作,现场解决景区经营、建设困难等问题,届时景区管理力量将得到加强。2.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景区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开设培训班,实地考察、讲解,对全体员工进行旅游管理、导游知识等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公司员工的专业素养,景区软件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得到有力提升。二、景区开发有序推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筹集资金,坚持景区建设不停步。今年在政府和企业均无资金可投,景区建设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克服工程资金严重短缺、建设时间紧任务大等困难,并借助***景区隧道的通车以及二级路的贯通等有利条件为发展契机,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投资5000万元,其中:修建旅游步道1.5公里;修建步道2.4公里。对景区停车场进行硬化。开展“三季有花”工程,栽植杜鹃花大苗4000株。完成主门户区棚户区改造主体工程建设。重新编制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完善景区内交通标示系统、景点标示、警示标示和休憩标示系统;完成旅游生态公厕建设并投入使用;通过对景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景区基础设施环境,进一步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从而提升景区品质,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接待服务。2、依托景区,多渠道带动经济发展。景区所在镇村借助今年景区免门票经营以及交通条件逐步完善的发展机遇,景区周边酒店、农家乐等50余家服务场所抓住入园游客数量倍增的有利条件,既解决入园游客的食宿问题,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核桃、板栗、腊肉、茶叶等特色农副产品提高经济收入。三、加强林政资源管理,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直接关系到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成败,我们始终把森林资源管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加强管护力度、提高管护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资源保护管理网络体系,确保管护工作顺利开展。成立森林管护领导小组,采取定目标、定奖罚、定考核的“三定”管理模式,把管护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山头、施工班组,与护林员签订管护责任书和安全合同;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针对森林面积大,林区施工人员和来园游客多,特别是防火季节,管理人员不足的严峻形势,我们尽早部署、周密安排,对员工和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并对林区进行封闭式管护管理。在各管护重点位置、林区及周边村组张贴标语500余幅,散发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先后出动防火宣传车100余次;三是强化措施,消除隐患。严格控制火源管理,对进山人员及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登记,同时严厉打击在林区内违规用火人员,不间断对林内进行安全巡逻。实现了公园无毁林案件发生、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无乱占滥用林地、无森林火灾的管护目标,旅游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四、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景区建设资金景区建设在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走以资源引资的路子,力求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投资方实现共赢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登门拜访,上门招商,邀请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公园考察并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同时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从政策上降低招商门槛,修订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寻找好的项目合作单位和合作伙伴。五、加大宣传推介,旅游市场不断拓宽1、电视、电台、网络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旅游品牌,举办“寻找***景区十大干净摄影大赛”;与陕西电视台《七女秀陕西》栏目合作,并于陕西1套“七女秀陕西”栏目播出***景区风光纪录片;邀请西安教育电视台到我景区进行儿童剧拍摄,并于西安教育电视台播出;与惠游陕西合作发行XX省旅游年票;定做水杯、扇子等景区纪念品进行发放,通过手机终端进行短信发送从而扩大景区知名度;在县主要人口流动场所放置景区宣传折页;在县XX县区设置展台,发放景区相关宣传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展示了***景区风采,使景区形象及推广有很大提升,收效颇为明显。2、利用节会平台宣传。借助西洽会、各类旅博会、森林资源产品展览会等平台,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