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复习重点答案篇一:长安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复习纲要要点第一章1地球物理学:以地球为研究的一门应用物理学学。2地球物理学的组成:普通地球物理学和勘探地球物理学。第二章1星云说:太阳系的星球的物质,在初时都为大量基本微粒,充满整个的宇宙空间,现在已形成的星体就在这空间中运转。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使这些原始弥漫的星云物质逐渐分别凝聚,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的各天体。第三章1衰变常数:从物理意义上看,?表示单位时间内母核的衰变比率;从统计意义上看,?表示单位时间内一个母核的衰变几率。2放射性年龄的公式成立条件(1)?为常数(2)系统封闭(3)平衡条件(4)元素寿命长度(5)元素丰度足够大第四章1进动: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变化,是日月引力的共同结果。假设月球的引力及其运行轨道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类似于旋转陀螺,形成一个倒圆锥体,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ε=23.5″,旋转周期为25800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进动)。(一个自转的物体受外力作用导致其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这种现象称为进动)2章动: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称为白道,月球运行的轨道与月的之间距离是不断变化的,使得月球引力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北天极在天球上绕黄极旋转的轨道不是平滑的小圆,而是类似圆的波浪曲线运动,即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周期为18.6年,且振幅为9.21″的短周期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章动。3欧拉章动:刚体地球的自由运动叫做欧拉(自由)章动。4钱德勒晃动:1891年钱德勒(S.C.Chandler)发现了周期为425-440恒星日的变化,这个周期约14个月的运动就是真实地球的自由章动,称为钱德勒晃动。5极移:地球自转轴存在相对于地球体自身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导致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移。6纬度观测原理:发生岁差(进动)和章动时,地球转动轴和形状轴的相对位置不变,但它们的方向在空间中发生变化,此时恒星的赤纬发生变化,而地面纬度不变;晃动是转动轴相对于形状轴的摆动(表现为地极在地面的移动),此时恒星的赤纬不发生变化,而地面纬度改变。因而,可通过测量恒星的赤纬,观测岁差和受迫章动;通过测量纬度,观测到转动轴相对于形状轴的摆动。7进动、章动及晃动研究方法:第五章1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特殊的重力等位面。由于地球表面70%以上为海水覆盖,因此,通常用大地水准面表示地球的基本形状。如果海水面是一个平静,这个水准面即为大地水准面。2正常重力:地球从总体上说处于流体平衡状态,大地水准面接近于旋转椭球体面。所以人们假定——一个旋转椭球作为真实地球的理想模型,称为地球椭球。它产生的规则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中的重力称?3重力异常:重力值与相应位置上的正常重力值之差。4固体潮:把地球整体在月球和太阳作用下的变形称为固体潮5扁率:由不同纬度处的纬度值和相应弧距,代入一定公式,可算出扁率。这样得出的扁率为几何扁率(a-c)/a。(将地球视为一个6重力校正:将不通的高度上的重力观测值归算到大地水准面上。7相对重力测量是指对不同地点上地球重力值变化量的测量。8绝对重力测量是指对地球重力值绝对值的测量。9重力均衡:地表地形的起伏造成的载荷差异将在地壳深部乃至更深的部位得到充分补偿。在某一补偿深度之下,地球的压力处于流体静平衡状态10地球重力场组成:受到地球的引力场和因随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场。11地球重力场的基本特征地球重力的数值依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和纬度而异。以海平面计算,在地球赤道的重力值约为9.780m/s,在两极约为9.832m/s,一般而言同一海拔高度下,位于赤道地区重力最小,而处于两极处的重力最大。而海拔越高,地球重力越小,这也就是在物体在卫星或飞船上总是处于“微”重力的缘故。地球不是标准的球体,其赤道平均半径要略大于两极平均半径,形状上好似一个两级压扁的椭球体。显然,即使地球内部是均匀的,在其表面产生的引力也将是不同的。测量结果表明,地球两极地区引力值要比赤道地区的高出约0.018m/s。实际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而且内部的物质密度不均匀,这也将导致引力各处不同。1222导致地球重力随纬度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惯性离心力。如果地球稳定地围绕地轴匀速旋转,物体受到的惯性离心力仅与它的到地轴的距离有关。惯性离心力在赤道上最大,约为0.0339m/s,而在两极处等于零。赤道处离心力大致等于为地球平均引力的1/300,相对地球引力较小,因此惯性离心力对地球引力的方向改变不大。所以说,地球重力大致由测量地点指向地心。12地球内部重力场特征满足?Wi(p)22则可??2Vi(p)??2Qi(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