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增量内部收益率?在两个方案比选时其准则是什么?2、什么是价值工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3、何谓资金等值,影响资金等值的要素有哪些?4、假设基准收益率为i0,试回答用内部收益率指标IRR评价单个方案的判别准则。并判断与净现值准则评价结论是否一致?四、计算题:(第1、2、4题每题10分,第3题15分,共45分)1、某大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费用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合同规定学生每年初向工商银行借款5000元,年利率10%,借款本利由用人单位在该学生毕业工作一年后的8年中,每年末在其工资中逐年扣还,要求:(1)画出该问题的现金流图;(2)问年扣还额应为多少?2、某公司拟用61万元购买一块煤矿土地作为露天开采煤矿,10年期间每年净收入为20万元,第10年末根据合同规定,要求使土地表皮层还原,地皮还原费用170万元,土地还原后转卖价值20万元,若年利率为10%,试用净现值法计算此工程是否可取?(税收忽略不计)3、某公司为了增加生产量,计划进行设备投资,有三个互斥的方案,寿命均为6年,不计残值,基准收益率为10%,各方案的投资及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试用增量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方案选优。(P/A,3%,6)=5.417;(P/A,5%,6)=5.076(P/A,10%,6)=4.355;(P/A,15%,6)=3.784(P/A,20%,6)=3.326;(P/A,25%,6)=2.951(P/A,30%,6)=2.6434、某企业使用A设备生产产品,每台设备购置费为30万元,年维修费为8千元,每天运营费为320元,每天营业收入为800元,如该设备使用10年后即报废,年折现率为10%,试求:(1)每台设备每年运营多少天可以保本?(2)如果预计每台设备每天营业收入只有760元,又希望获得年利润5万元,则每年应运营多少天?《技术经济学》试题一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答:所谓增量内部收益率是指增量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值。若⊿IRR≥i0,则增量投资部分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增加投资有利,投资(现值)大的方案为优;若⊿IRR<i0,则投资小的方案为优。2、答:价值工程,也可称为价值分析,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等三个基本要素。3、答: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即资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利率。4、答:(1)若IRR≥i0,则项目在经济效果上可以接受。(2)若IRR≤i0,则项目在经济效果上应予否定。对于单个方案的评价,内部收益率准则与净现值准则,其评价结论是一致的。四、计算题:1.5000(F/A,10%,4)(1+10%)2=A(P/A,10%,8)A=5263.09元2、某公司拟用61万元购买一块煤矿土地作为露天开采煤矿,10年期间每年净收入为20万元,第10年末根据合同规定,要求使土地表皮层还原,地皮还原费用170万元,土地还原后转卖价值20万元,若年利率为10%,试用净现值法计算此工程是否可取?(税收忽略不计)2.解:NPV=-61+20(P/A,10%,10)-170(P/F,10%,10)+20(P/F,10%,10)=4.06(万元)NPV>0,故此工程可取。3.解:(1)分别计算各方案的NPV与IRR,计算结果列于表3.1,由于各方案的NPV均大于零,IRR均大于10%,故从单个方案看均是可行的。表3.1互斥方案的现金流量及评价指标(2)采用增量内部收益率△IRR来分析,计算过程及结果列于表3.2。根据计算结果,由ΔIRRB-A>10%,可知:B优于A;由△IRRC-B<10%,可知:B优于C。因此,B方案较优。表3.2增量现金流与评价指标4.解:(1)Q0=[30(A/P,10%,10)+0.8]/(0.080-0.032)=119(天)(2)Q=[30(A/P,10%,10)+0.8+5]/(0.076-0.032)=243(天)《技术经济学》试题二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建设项目各种资金从来源上有哪几类,各有哪些筹资渠道?2、什么是价值工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3、简述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4、简述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四、计算题:(第1、2、3题每题10分,第4题15分,共45分)1、某公司欲引进一项专利,对方提出有两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一笔总算售价25万美元,一次支付;另一种是:总算与提成相结合,其具体条件是,签约时付费5万元,从第3年末至第12年末每年支付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