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雨巷戴望舒意象与情感丁香:“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王十朋《点降唇素香丁香》思考讨论: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就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姑娘”的形象也可以指诗人的理想。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以美人作喻《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苏轼《前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感受音韵美《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叶圣陶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