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科学《声音》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唐代诗人张继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了客船中的人听到远方的场景。此时听到的钟声是通过()传来的。A.水面B.客船C.空气2.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它的叫声是用()发出的。A.声带B.翅膀C.唇舌D.鸣管3.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A.笛子本子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4.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5.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主要原因是()。A.琴弦还在振动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C.空气能传播声音6.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做法是()。A.拉伸皮筋B.按压皮筋C.弹拨皮筋7.调节电视遥控器上的“音量按钮”改变的是声音的()。A.强弱B.高低C.以上都是8.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A.振动B.摆动C.运动9.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越()。A.高B.低C.快D.慢10.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跟里的铃声()。A.越来越响B.越来越小C.不变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声音();杯子里水越少,声音()。2.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3.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并快速振动,产生()。4.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5.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中不能传播声音。在这些传播声音的物体中,传播声音的速度是()的,通常是()>()>()。6.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有关。7.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8.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的振动。9.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抽掉了,形成()后,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到它的声音。10.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的作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制作的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2.为了保护听力,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3.由于水的阻隔,人在岸边讲话,人的声音不能传到鱼的耳朵里。()4.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5.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6.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7.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只能拉直拨动。()8.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9.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10.上课的铃声,我们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题。五.填表题(共2题,共18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2.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1.自制小乐器分为几个步骤?依次是什么?2.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3.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4.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的?5.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七.材料题(共3题,共23分)1.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2.在下图中选出制作土电话的材料。(在选中的材料序号上画“√”)思考:在玩土电话游戏时,对方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的?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土电话中的声音更大一些?3.某一天,有一个人找到福尔摩斯,说他碰上了幽灵。福尔摩斯觉得很好奇,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乘客说:“我乘坐的客轮触礁沉没了,幸好我会游泳,才没有沉下云。就当我在水下朝求救生艇游云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连忙从水里出来向沉船方向看去,结果又传来一声巨响。可是后来所有人都说只听到了一声巨响。你说我是不是遇到幽灵了?”福尔摩斯想了想,笑着说:“你没听错,不过确实只发生了一次爆炸,水里没有幽灵。”你能利用声音传播的知识,替福尔摩斯向这个人解释为什么会听到两次爆炸的声音吗?八.综合题(共5题,共54分)1.如图,用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探究声音远近和“鼓膜”振动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把气球皮包在口杯的杯口处并用橡皮筋扎紧,再把碎纸屑放在气球皮上,用音叉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比较气球皮和碎纸屑发声时的特点。(1)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