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热门小学教师个人培训计划(通用13篇)有计划的生活更有条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制定计划时,可以将目标和奖励相结合,激励自己更好地执行计划。制定计划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学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篇一1、继续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文本朗读能力的培训,同时加强教师的三笔(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画(简笔画)的训练。2、小学语文教师要勤于读书,养成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断地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以校本培训为主,各校要将教师基本功培训工作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工作长期来抓,要做好计划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过程,尤其要抓好过关考核评估,力求使培训不走过场,讲求实效。查看各校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的活动的记录等过程性资料和教师作业。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发展目标、新课程实施建议等进行再学习,再讨论。本学期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各校要组织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讨,教师要把学习新课标与相应的教学专著和教学期刊杂志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与实践的结合,切忌空谈,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学校要引导教师在备课、说课、辩课、评课以及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中以新课标为指导。可开展一些新课程教学理论辩论赛、录像课观摩与评课、新课标学习沙龙、优秀教学反思与案例分析的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查看有关的过程性资料。教师课题分析的方式、方法、及策略的培训,本学期重点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培训。各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文本细读的实践与探讨活动。网络培训。教师可通过浏览乐平教研网和博客空间进行学习、讨论、交流。有关活动记录和课题分析成果。一、时间:20xx.9-1011.1二、具体内容: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撰写三、培训形式:1、校本培训:由教研员、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相关竞赛、展览等活动。2、网络培训:教研室将会针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并挂在教研网上,各校组织教师学习;各校将校本培训的优秀成果发至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的邮箱,教研室将选择优秀的成果分别挂在教研网或博客上,供广大教师学习交流。四、考核评估:以上培训内容将列入教研室学期末的专项评估内容。小学英语一、培训时间:20xx.9—20xx.1二、培训内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三、培训形式:网络教研、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优质课录像、专家讲座等教研形式。四、培训目标: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广大英语教师加强学习与交流,深入钻研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五、考核评估:以上培训内容将列入教研室学期末的专项评估内容。小学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篇二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1、提高我校教师学历层次。对男教师50周岁以下,女教师45周岁以下取得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鼓励他们进行学历教育,积极支持教师参加自考、成人高考、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等形式的学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另外还要注意处理好提高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的关系,加强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考核力度,教师一学期听课课时数不得少于20节。校中层不得少于30节,其中30%必须是校内课。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活动效果。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建立教学分析网络,健全教研工作的各级组织。建立“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研工作管理网络,实行在校长室领导下,教导处具体组织协调下的教研组长负责制,明确各级职责,推行“分级管理,分工合作”的思想,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听课、评课活动,请专家来校讲座,认真开展校内“六认真”检查和教学常规检查,切实提高教研活动成效。本学期继续安排教研组进行活动展示(3/28英语教研组,5/9艺术教研组)。各教研组要把教研活动的情况,组内成员的教学案例、反思、随笔、论文、练习设计等,及时上传到校园网教研组网页,并注意内容的更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3、积极地创造条件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专家指导、外出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帮助。并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4、重视新教师培训。根据区教师进修辅导站工作安排,组织新教师参加各次培训活动。要求认真听讲,做好记录,与期末考核挂钩。5、班主任工作常抓不懈。除安排教师参加区组织的交流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