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功率教案电功率教案(精选5篇)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功率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电功率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2、会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3、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电热水壶烧水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难点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一个调压变压器,一只40W的电灯,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了解不同学生家中的用电器,并了解学生家中那个用电器使用最多?学生活动:学生罗列出自家的用电器,并指出使用多的是冰箱或电视和电脑。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并激发学生求知欲。二、电功率教师活动:1、提供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引导学生猜想那个烧水快?实验比较两个瓦数不同的电热水壶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电热水壶的名牌,使学生认识到瓦数的不同导致了烧水的快慢。3、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幻灯片显示: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符号:P单位:瓦特(瓦)(W),其他单位:千瓦(kW)1kW=103W。4、组织学生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参见教材。学生活动:1、在学生做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出“瓦数”不同烧水快慢不同,即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1850W的消耗电能快,1500W的消耗电能慢。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是不一样的。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3、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平常所说的“瓦”是电功率的单位。4、让学生对各种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有一个大致认识。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并让学生了解认识学习新物理量的流程,培养学生自学物理量的习惯。三、电功率的计算教师活动:1、电功率表明了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那么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比较不同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提醒学生“如何确定谁跑得快。”2、综上所述,我们在比较任何电器的电功率时,只需要比较一秒钟内谁消耗的电能多即可。由此引出电功率的定义。3、幻灯片显示出公式中P、W、t三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4、看小资料,让学生练习1000W表示的含义。5、介绍变形公式,并引出千瓦时的来历。教师打出幻灯片。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消耗电能的多少。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2、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比较消耗电能的多少。3、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4、应表示成:P=W/t即电功率的公式。5、W―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焦耳(J);t―所用的时间―秒(s);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6、1000W表示:1秒消耗的电能为1000焦。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思考并发现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通过事实类比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四、千瓦时的来历教师活动:1、“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它的由来我们能不能从P=W/t变形公式中得出?2、看来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区分“千瓦时”与“千瓦”,一个是电能单位,一个是电功率的单位。3、用例题巩固电功率公式的使用。4、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估算自家当天的耗电量。学生活动:1、公式变形为W=Pt。P取“千瓦”为单位,t取“时”为单位。2、学生理解并记忆。3、学生思考并计算。请学生估算自家当天的耗电量。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五、额定电功率教师活动:1、教师取出40W的灯,问“220V---40W”的灯正常工作一小时消耗多少电能?问:此灯工作一小时一定是消耗这么多的电能吗?2、演示实验:用自动调压变压器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灯泡的工作情况。引出额定和实际的定义。3、幻灯片显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定义。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计算。2、学生思考讨论,认为不是,认为在电压不稳时,消耗的电能或多或少。3、学生记笔记。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并在拿到灯泡后通过观察、思考并发现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并通过事实来检验,同时又是对学生动脑、动手、分析、归纳能力的最佳锻炼时机。总之,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