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说课稿1体育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育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体育说课稿1一、教学资料: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资料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投篮技术和以后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单手肩上投篮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学生投篮动作,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为高一年级,共四十人。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潜力和自学潜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到达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单手肩手投篮的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投篮的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潜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在协作中,学生用心参与、自主锻炼以及充分展现自我的潜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目标挑战。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重点:手指拨球难点:出手时手指手腕的连贯协调用力六、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到达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资料及手段,用三对三教学比赛法增大学生的运动强度。七、教学过程:(一)引情入境阶段;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资料目标及要求(二)激发兴趣阶段;1、学生一路纵队慢跑2、熟悉球性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学生透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潜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三)技能学习展示自我阶段;1、示范讲解持球手型与投篮的预备姿势2自己模仿投篮动作3、两人一组,互投练习4、两人一组,一人拿呼啦圈一人往圈内投篮5、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定点练习(学生模仿NBA球星罚球动作,投篮距离自己定)6、以组为单位罚球比赛(四)教学比赛:三对三篮球比赛(五)恢复身心整理阶段1、音乐伴奏下放松同学围成两个圈并用手背拍打和按揉前面同学的肩和背。让学生听音乐闭眼想像。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八、场地器材:1、场地:篮球场1片;2、篮球41只,球筐4只,呼啦圈20只九、预计教学效果:运动密度约为38%,预计心率:135学生对篮球本身兴趣也比较大,因此学生练习积极性。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到达预计效果,这样既到达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又培养学生的群众意识。体育说课稿2一、定义片段教学可以被看成是某一节体育课中的某一片段,一节体育课它是由若干个片段教学组成了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片段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练过程。二、分类(实境与虚境)(一)实境片段教学(有学生参与)根据以上的定义,所谓的片段教学是指一节体育课中的某一片段,我们可以把一节体育课看成3个或4个片段。下面我列举4个片段的内容及要求:1、开始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体现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与目标、教师提出本课注意事项以及队列或集中注意力练习等内容。这一片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落实教学前的常规,检查学生出勤,通过队列或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使学生能尽快集中注意力,明确本课的内容与目标。2、准备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体现慢跑或游戏、原地徒手操或行进间操以及针对主教材学习的辅助练习等内容。这一片段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体委或指定的同学领跑、组织做操;或是由教师统一指挥下,全体学生慢跑、做操或辅助练习。其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的准备活动,让学生能充分活动开,尽可能避免受伤的发生,同时为接下学习主教材做好充分准备。3、基本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体现教材的教与学过程,这也是一节体育课中的主要部分,整个过程要体现教与学完整的片段。例如: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①提供教材的完整动作挂图或示范动作并讲解②分解及完整动作的教学③分组后的巡视指导④组织集体纠错⑤组织观摩与评价等,教师通过以上的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2)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可以采用:①引导学